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致谢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发展状况 | 第14-17页 |
·国际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国内发展状况 | 第15-17页 |
·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技术 | 第17-20页 |
·混合动力单元技术 | 第17页 |
·能量存储技术 | 第17-18页 |
·电力驱动系统和汽车附件 | 第18页 |
·混合动力汽车仿真技术 | 第18-19页 |
·多能源控制策略 | 第19-20页 |
·课题来源与本文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动力系统设计 | 第21-34页 |
·混合动力城市客车主要技术指标 | 第21页 |
·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动力系统驱动型式的选择 | 第21-24页 |
·驱动型式的分类 | 第21-23页 |
·驱动型式的选择 | 第23-24页 |
·并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动力系统各部件选型 | 第24-27页 |
·发动机选型 | 第24-25页 |
·电动机选型 | 第25-26页 |
·能量存储部件的选型 | 第26-27页 |
·并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参数匹配 | 第27-32页 |
·发动机参数的确定 | 第28-29页 |
·电动机参数的确定 | 第29-30页 |
·超级电容参数的确定 | 第30-31页 |
·传动比参数确定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并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建模 | 第34-42页 |
·仿真方法与软件 | 第34-36页 |
·后向仿真方法 | 第34页 |
·前向仿真方法 | 第34页 |
·Advisor 软件的混合仿真法 | 第34-35页 |
·Advisor 的组成 | 第35页 |
·Advisor 的工作原理 | 第35-36页 |
·发动机模型 | 第36页 |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 | 第36-38页 |
·超级电容建模 | 第38页 |
·基于后轮驱动的PHEB 整车模型建立 | 第38-41页 |
·后轮驱动的PHEB 动力学模型[23] | 第38-40页 |
·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后轮驱动整车模型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PHEB 多能源控制策略的设计 | 第42-50页 |
·PHEB 能量流动模式 | 第42-43页 |
·PHEB 多能源控制目标和控制策略设计 | 第43-46页 |
·PHEB 多能源控制目标 | 第43页 |
·PHEB 多能源控制策略原则 | 第43-44页 |
·基于规则的多能源控制策略规则制定 | 第44-45页 |
·控制变量的确定 | 第45-46页 |
·基于 Simulink/Stateflow 控制策略建模 | 第46-49页 |
·Stateflow 介绍 | 第46-47页 |
·在 Simulink/Stateflow 中进行控制策略的建模 | 第47-49页 |
·基于 MATLAB/SIMULINK 的整车模型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PHEB 仿真分析与试验 | 第50-63页 |
·模型数据输入和仿真设置 | 第50-54页 |
·仿真模型输入的基本参数 | 第50页 |
·模型数据的输入 | 第50-53页 |
·循环工况选择 | 第53-54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车辆各部件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6120PHEB 整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仿真分析 | 第56-57页 |
·样车试验 | 第57-62页 |
·试验项目 | 第57页 |
·测试仪器和试验样车 | 第57页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57-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论文总结 | 第63页 |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