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3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2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 选题的缘由 | 第10-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6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2-14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4-16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政治文化的阐述 | 第16-17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三)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9-24页 |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第24-2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4页 |
(二) 框架结构 | 第24-26页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26-28页 |
(一) 研究重点 | 第26-27页 |
(二) 研究难点 | 第27页 |
(三) 创新之处 | 第27-28页 |
六、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28-31页 |
(一) 研究视角 | 第28-29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29-31页 |
第一章 少数民族政治文化的基本理论 | 第31-89页 |
第一节 政治文化基本理论 | 第31-51页 |
一、政治文化的含义 | 第31-35页 |
二、政治文化的功能 | 第35页 |
三、政治文化的类型 | 第35-39页 |
四、政治文化的结构 | 第39-42页 |
五、政治文化的发展 | 第42-51页 |
第二节 少数民族政治文化相关理论 | 第51-77页 |
一、少数民族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 | 第51-57页 |
二、少数民族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 | 第57-65页 |
三、少数民族政治文化的特点 | 第65-70页 |
四、少数民族政治文化的功能 | 第70-76页 |
五、少数民族政治文化的分化与整合 | 第76-77页 |
第三节 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77-89页 |
一、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 第77-79页 |
二、西北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分析 | 第79-84页 |
三、西北少数民族的政治态度分析 | 第84页 |
四、西北少数民族的政治人格分析 | 第84-86页 |
五、西北少数民族的政治价值观分析 | 第86-89页 |
第二章 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 第89-105页 |
第一节 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89-93页 |
一、西北少数民族成员形成了基本正确政治认知和认同 | 第89-90页 |
二、西北少数民族成员养成了端正高尚的政治态度和情感 | 第90页 |
三、西北少数民族成员具备了务实理性政治参与能力 | 第90-91页 |
四、西北少数民族成员增加了多样高效的政治社会化途径 | 第91-92页 |
五、奠定了西北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文化基础 | 第92-93页 |
第二节 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93-105页 |
一、恶劣的自然地理因素导致政治信息渠道的失衡 | 第93-95页 |
二、相对滞后的民族经济生活导致政治兴趣和热情的缺乏 | 第95-97页 |
三、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下较低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 | 第97-101页 |
四、民族传统文化和宗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其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 | 第101-103页 |
五、世界民族问题冲击和影响着公民的国家认同意识和政治社会稳定 | 第103-105页 |
第三章 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 | 第105-147页 |
第一节 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国内机遇与挑战 | 第105-114页 |
一、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105-110页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110-111页 |
三、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111-112页 |
四、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带来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与挑战 | 第112-114页 |
第二节 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国际机遇与挑战 | 第114-147页 |
一、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114-125页 |
二、民主化浪潮对民族问题的冲击和影响 | 第125-129页 |
三、西方人权观念在民族问题上的错位与应用 | 第129-137页 |
四、西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 第137-138页 |
五、冷战后的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及其影响 | 第138-147页 |
第四章 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途径与对策 | 第147-215页 |
第一节 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第147-162页 |
一、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 第149-157页 |
二、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 | 第157-162页 |
第二节 改善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环境 | 第162-194页 |
一、整合社会利益格局,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加快西北经济发展 | 第162-171页 |
二、推进制度创新,加快西北民族地区的现代民主政治建设 | 第171-179页 |
三、加快西北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政治文化建设制度保障 | 第179-184页 |
四、有效地整合与创新亚政治文化,使之与主导政治文化保持一致 | 第184-188页 |
五、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建公民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 第188-192页 |
六、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确保少数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 第192-194页 |
第三节 优化西北少数民族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 第194-206页 |
一、完善政治社会化渠道,提高西北少数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 | 第194-196页 |
二、发挥家庭政治社会化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健康的政治情感意识 | 第196-197页 |
三、通过学校教育培养西北少数民族公民现代政治文化意识 | 第197-199页 |
四、普及大众传媒,提升西北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水平 | 第199-201页 |
五、参与政治实践是传播民主政治文化最有效的途径 | 第201-202页 |
六、大力培养、提升现代公民政治意识和政治文化素质 | 第202-206页 |
第四节 完善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对策 | 第206-215页 |
一、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 第206-207页 |
二、学习、借鉴西方政治文化的合理因素 | 第207页 |
三、创新、发展和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形态 | 第207-208页 |
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宣传、教育和认同 | 第208页 |
五、萃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文化 | 第208-209页 |
六、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相适应 | 第209-213页 |
七、创新政治文化,培植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形成统一的认同 | 第213-215页 |
结语 | 第215-2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20-225页 |
一、著作类 | 第220-221页 |
二、论文类 | 第221-223页 |
三、工具书类 | 第223页 |
四、外文及译著类 | 第223-22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25-226页 |
致谢 | 第226-2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