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漂浮--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流浪意象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演变 | 第10-14页 |
第一节 19世纪30、40年代的上海流行音乐 | 第10-11页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的归来 | 第11-14页 |
第二章 流行音乐中的流浪意象 | 第14-30页 |
第一节 流浪 | 第14-17页 |
第二节 流浪意象 | 第17-23页 |
第三节 流浪意象的表现方式 | 第23-26页 |
第四节 中西流浪意象的异同 | 第26-30页 |
第三章 流浪意象与中国的现代性 | 第30-48页 |
第一节 中国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 第30-32页 |
第二节 流浪意象文本分析 | 第32-44页 |
第三节 现代性的漂浮:流浪歌曲所体现的中国现代性 | 第44-48页 |
第四章 我们这30年:媒介变迁与流浪意象 | 第48-54页 |
第一节 流行音乐的媒介变迁 | 第48-51页 |
第二节 国家主义媒介时代:流浪是否可能? | 第51-52页 |
第三节 新媒介时代:谁还在流浪? | 第52-54页 |
结语 审美的乌托邦:流浪的虚幻结局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4-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