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广东梅州泮坑历史村落形态调查与保护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4页
   ·相关研究综述第14-18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4-15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15-17页
     ·国内外历史村落相关研究综合评价第17-18页
   ·研究对象第18-19页
   ·研究设计第19-21页
     ·研究目标第19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研究路线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泮坑历史村落的历史、社会与经济调查第22-33页
   ·泮坑历史村落概况第22-23页
   ·泮坑历史村落所依托的外部环境第23-24页
     ·人文环境第23页
     ·自然环境第23-24页
   ·泮坑历史村落的历史渊源第24-25页
   ·泮坑历史村落的社会概况第25-28页
     ·姓氏第25-26页
     ·宗族第26-27页
     ·人口第27-28页
   ·泮坑历史村落的经济概况第28-29页
   ·泮坑历史村落的民俗文化第29-30页
   ·泮坑历史村落的生活状况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泮坑历史村落的地理环境、物质空间调查第33-66页
   ·泮坑历史村落的地理环境第33-36页
     ·山体第33-34页
     ·水系第34-36页
     ·植物景观第36页
   ·泮坑历史村落的形成演变的阶段第36-39页
   ·泮坑历史村落的选址第39-40页
   ·泮坑历史村落的整体布局第40-43页
   ·泮坑历史村落的街巷体系第43-47页
     ·街巷概况第43页
     ·街巷的等级第43-45页
     ·街巷的界面第45-46页
     ·街巷的断面第46-47页
   ·泮坑历史村落的建筑第47-61页
     ·建筑概况第47-49页
     ·建筑的类型第49页
     ·建筑演变及其特点第49-59页
     ·建筑的使用及维护第59-61页
   ·其它空间景观要素第61-62页
   ·泮坑历史村落的价值特色评估第62-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泮坑历史村落形态演变特征第66-80页
   ·泮坑历史村落社会形态演变特征第66-68页
     ·聚落文化由血缘向地缘、业缘转变第66-67页
     ·经济结构由单一走向复合第67-68页
   ·泮坑历史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第68-72页
     ·聚落形态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第68-69页
     ·聚居模式由家族聚居向家庭聚居转变第69-70页
     ·街巷体系由单一封闭向多元开放转变第70-72页
   ·建筑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第72-76页
     ·建筑功能由单一向复合转变第72页
     ·营建理念的多元化转变第72-73页
     ·由内敛向外向的转变第73-74页
     ·建筑装饰由简—繁—简的转变第74-76页
   ·泮坑历史村落空间形态特点第76-79页
     ·有机生长的空间形态第76页
     ·向心聚合的生态格局第76-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五章. 泮坑历史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第80-104页
   ·泮坑历史村落发展意愿调查第80-85页
     ·管理机制状况第80页
     ·村民对泮坑村发展的态度第80-83页
     ·村委对泮坑村发展的态度第83页
     ·政府对泮坑村发展的态度第83-85页
   ·泮坑村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第85-88页
     ·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对泮坑聚落形态的冲击第85-87页
     ·资金不足阻碍了泮坑村历史村落的发展第87页
     ·现代城市、村落建设未尊重传统村落格局第87-88页
     ·历史建筑保护方法存在误区第88页
   ·泮坑历史村落的发展策略第88-96页
     ·明确村落整体定位,确定村落发展目标第88-89页
     ·建立泮坑村历史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全方位参与制度第89-93页
     ·建立多渠道的资金保障体系第93-94页
     ·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发展相结合第94-95页
     ·避开历史村落,建设新村第95-96页
   ·泮坑历史村落的保护思路第96-102页
     ·山——水相依的自然空间格局延续第96页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传统风貌保护区划分第96-98页
     ·城——村共同发展的历史村落道路体系建立第98-99页
     ·保护与控制相结合的传统民居发展策略确立第99-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结论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8页
附录第108-156页
 附录一:特色历史建筑信息概览第108-148页
 附录二:梅州泮坑历史村落保护调查问卷第148-150页
 附录三:访谈对象一览表第150-151页
 附录四:泮坑主要历史名人概览第151-152页
 附录五:泮坑历史村落保护规划部分图纸第152-1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6-157页
致谢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市番禺区与花都区村庄规划公众参与研究
下一篇:1949~1978年广州住区规划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