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广州市番禺区与花都区村庄规划公众参与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14-16页
     ·研究背景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5-16页
   ·研究对象与范围第16-17页
     ·研究对象界定第16页
     ·研究范围界定第16-17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17-19页
     ·村庄规划第17页
     ·公众参与第17-19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19-20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9-20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20页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20-23页
     ·研究方法第20-22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公众参与的基础研究第23-34页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第23-28页
     ·多元主义下的社会公正命题----正义论第23-24页
     ·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市民社会理论第24-26页
     ·交往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交往行为理论第26-28页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第28-32页
     ·20 世纪40、50 年代—酝酿准备期第28页
     ·20 世纪60 至70 年代—迅速发展期第28-31页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稳定发展期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实践的经验与借鉴第34-54页
   ·美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第34-41页
     ·程序体系第34-36页
     ·组织形式第36-37页
     ·技术方法第37-38页
     ·制度特色第38-41页
   ·英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第41-46页
     ·法律保障第41-42页
     ·主要原则第42-43页
     ·技术方法第43-44页
     ·参与流程第44-46页
   ·德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第46-52页
     ·法律体系第46-47页
     ·规划体系第47-48页
     ·参与阶段第48-50页
     ·参与流程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广州市番禺区与花都区村庄规划公众参与实践的总结与反思第54-92页
   ·番禺区与花都区的村庄规划基本情况第54-59页
     ·番禺区村庄规划开展概况第54-57页
     ·花都区村庄规划开展概况第57-59页
   ·番禺区与花都区村庄规划公众参与概况第59-69页
     ·番禺村庄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第59-63页
     ·花都村庄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第63-67页
     ·番禺区与花都区村庄规划公众参与的对比分析第67-69页
   ·番禺区与花都区村庄规划公众参与的效果调查研究第69-79页
     ·调查研究设计第69-71页
     ·受访者基本特征第71页
     ·番禺区与花都区参与总体效果评价第71-75页
     ·村民视角的村庄规划公众参与评价第75-77页
     ·番禺区与花都区参与水平与意愿对比评价第77-78页
     ·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参与对比分析第78-79页
   ·番禺区与花都区村庄规划公众参与实践的积极意义第79-80页
     ·公众参与制度化在农村地区的积极尝试第79-80页
     ·规划权利意识的普及与参与意识的提高第80页
   ·番禺区与花都区村庄规划公众参与的问题与成因分析第80-88页
     ·客观条件制约产生的问题第81-83页
     ·制度设计缺陷造成的问题第83-85页
     ·参与各方本身存在的问题第85-88页
   ·本章小结第88-92页
第五章 村庄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第92-115页
   ·村庄规划公众参与辅助组织的建立第92-95页
     ·建立村庄建设发展促进会制度,弥补村民组织劣势第92-94页
     ·重塑助村规划师制度,弥补村民技术劣势第94-95页
   ·村庄规划公众参与制度体系的深化第95-103页
     ·村庄规划公众参与原则的确立第96页
     ·规划编制阶段参与体系的完善第96-101页
     ·规划实施阶段参与体系的建立第101-103页
   ·村庄规划公众参与辅助机制的完善第103-109页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第103-104页
     ·完善公众互动机制第104-106页
     ·强化意见反馈机制第106-107页
     ·引入权利救济机制第107-109页
   ·村庄规划公众参与的拓展思考第109-113页
     ·积极促进公众参与各方角色的转变第109-110页
     ·村庄规划公众参与和“乡规民约”第110-111页
     ·进一步立法保障村民参与决策权利第111-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第六章 研究结语和展望第115-120页
   ·研究结语第115-118页
     ·主要成果第115-116页
     ·创新点第116-117页
     ·不足之处第117-118页
   ·研究展望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4页
 (1) 学术著作第120页
 (2) 学位论文第120-121页
 (3) 学术期刊文献第121-123页
 (4) 研究报告第123页
 (5) 其他第123-124页
附录第124-158页
 附录一:村庄规划公众参与开展状况调查问卷与统计结果第124-134页
 附录二:广州市番禺区与花都区村庄规划村民调查问卷范例第134-138页
 附录三:广州市番禺区与花都区村庄规划方案公示范例第138-139页
 附录四:广州市花都区村庄规划镇内细化流程范例第139-141页
 附录五:广州市番禺区村庄规划各级意见征询会会议纪要范例第141-153页
 附录六:广州市花都区村庄规划方案评审会会议纪要范例第153-1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8-159页
致谢第159-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对城市防灾避难的体育馆建筑设计初探
下一篇:广东梅州泮坑历史村落形态调查与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