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商事登记基础理论研究--以权力与权利为视角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9页
绪论第19-39页
 一、问题产生的缘由第19-21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三、文献综述第23-29页
 四、研究方法第29-35页
 五、商事登记基础概念之厘清第35-39页
第一章 商事登记中公权力运用的历史考察第39-59页
 第一节 国外商事登记的历史考察第39-44页
  一、早期的商事登记制度第39-41页
  二、近现代商事登记制度第41-44页
 第二节 我国商事登记的历史考察第44-49页
  一、中国早期的商事登记第45-46页
  二、明清时期的商事登记制度第46-48页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商事登记制度第48-49页
 第三节 商事登记功能的流变与商事登记的权力运用第49-59页
  一、早期商事"登记"的昭示功能——一种游离于国家权力之外的商事登记第50-51页
  二、商人行会登记的规范功能——一种对自发秩序进行经典阐释的商事登记第51-52页
  三、资本主义时期商事登记的管理功能——一种"国家之手"渐进渗入的商事登记第52-54页
  四、现代商事登记的服务功能——一种符合经济自由主义较高境界的商事登记第54-55页
  五、我国商事登记制度与西方商事登记制度在国家权力运用方面的差异第55-59页
第二章 商事登记制度及其制度价值第59-91页
 第一节 制度经济学视野中的制度及制度价值第59-75页
  一、制度与制度价值的经济学经典阐释第59-68页
  二、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的哲学省思第68-72页
  三、商事登记制度价值检视第72-75页
 第二节 商事登记制度的效率价值与国家公权力运用第75-83页
  一、商事登记制度效率价值的内蕴及体现第75-81页
  二、商事登记过程中国家权力运用对效率产生的影响第81-83页
 第三节 商事登记制度的安全价值与国家公权力运用第83-91页
  一、商事登记安全价值——"陌生人社会"的信赖要求第83-86页
  二、商事登记对交易安全的促进与保障第86-88页
  三、国家权力运用于商事登记领域对交易安全产生的影响第88-91页
第三章 我国现行商事登记中公权力的暗含及运用第91-131页
 第一节 商事登记行政许可性质的公权力指向第91-102页
  一、我国现行商事登记的法定性质——行政许可第91-93页
  二、行政许可的本质及法理表达第93-100页
  三、商事登记行政许可的后果——自由经营权被普遍禁止的逻辑推导第100-102页
 第二节 自由经营权——一种私权的权利证成及本质探究第102-121页
  一、关于权利第102-108页
  二、对自由经营权的认识与揭示第108-115页
  三、自由经营权的权利背离——国家本位主义营业观第115-119页
  四、个人享有自由经营权的必要性及权利内涵第119-121页
 第三节 自由经营权被普遍禁止的正当性质疑第121-131页
  一、行政许可的目的及评价第122-125页
  二、"企业设立"行为及其社会影响第125-131页
第四章 我国现行商事登记审查制度——公权力的淡出及遗患第131-176页
 第一节 商事登记审查制度的变革——私权保护问题凸显第131-139页
  一、商事登记审查制度概说第131-134页
  二、我国商事登记审查制度的变革及遗患第134-139页
 第二节 商事登记审查制度的经济分析——制度与人的匹配问题第139-148页
  一、人的理性与有限理性——商事登记审查制度经济分析的基础第139-141页
  二、成本收益分析第141-145页
  三、博弈分析第145-148页
 第三节 商事登记审查中的"好政府"哲学——一种权利的对待逻辑第148-162页
  一、"好政府"哲学理论溯源第148-156页
  二、商事登记实质审查制度中政府的作用及影响第156-159页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事登记中的好政府第159-162页
 第四节 理性独立市场主体的培育——权利行使的基础第162-176页
  一、市场经济的风险经济属性第163页
  二、我国市场主体理性与独立性缺失的主要原因——政府的"父爱主义"情结第163-167页
  三、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理性独立判断能力的要求第167-172页
  四、形式审查制符合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的要求第172-176页
第五章 我国商事登记的效力——私权保护的弱化及困境第176-204页
 第一节 商事登记效力的一般规定第176-185页
  一、商事登记效力概说第176-177页
  二、已履行商事登记的事项在法律上的效力第177-181页
  三、应登记而未履行登记的事项在法律上的效力第181-182页
  四、不实登记的法律效力第182-183页
  五、商事登记公示的效力第183-185页
 第二节 商事登记效力中的交易风险分配第185-191页
  一、商事登记效力与交易风险分配第186-187页
  二、对抗力与公信力所蕴含的交易风险分配第187-189页
  三、商事登记效力的法理基础第189-191页
 第三节 我国商事登记效力的立法缺失及现实困境第191-204页
  一、我国商事登记效力的立法缺失——对权利的漠视第191-194页
  二、我国商事登记效力的理论困惑——权利保护无规则第194-201页
  三、确定商事登记效力对私权保护的意义第201-204页
第六章 商事登记中私权保护的制度安排第204-259页
 第一节 商事登记行政许可性质的矫正第204-213页
  一、商事登记行政许可性质之检视第204-208页
  二、商事登记性质重定第208-212页
  三、商事登记功能侧重点转移第212-213页
 第二节 商事登记要件主义与对抗主义的制度设计第213-223页
  一、商事登记公信力基础之塑造第213-217页
  二、登记要件主义与登记对抗主义立法模式之型构第217-222页
  三、撤销登记效力之确定第222-223页
 第三节 商事登记真实性保证的制度安排第223-235页
  一、商事登记审查制度蕴含的权力与责任第223-224页
  二、形式审查状态下真实性保证责任的去向及其不足第224-227页
  三、商事登记真实性保证制度的建立第227-235页
 第四节 商事登记证据效力的重定第235-246页
  一、商事登记证据效力问题的提出第235-237页
  二、商事登记证据效力困境形成之历史第237-240页
  三、商事登记证据效力确定之原则第240-246页
 第五节 小商人登记豁免制度的建立第246-259页
  一、我国现行立法没有对小商人豁免登记第246-249页
  二、小商人的时代价值第249-252页
  三、小商人豁免登记制度的法理基础第252-256页
  四、小商人豁免登记的范围第256-259页
结语第259-261页
参考文献第261-272页
致谢第272-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73-275页
详细摘要第275-281页

论文共2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的文化批判与重建
下一篇:清末哈尔滨区域传统学务向近代新式教育转型的研究(1861-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