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课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5页 |
|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 第12-13页 |
| ·GIS 在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 ·GIS 在矿井底板突水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2 基于煤矿底板突水的多元信息研究 | 第17-24页 |
| ·煤矿底板突水规律多元信息分析及主控因素确定 | 第17-22页 |
| ·水压与突水的关系 | 第17-18页 |
| ·含水层富水性与突水的关系 | 第18页 |
| ·有效隔水层厚度与突水的关系 | 第18-19页 |
| ·断裂构造与突水的关系 | 第19-20页 |
| ·岩溶发育与突水的关系 | 第20-21页 |
| ·矿压与突水的关系 | 第21页 |
| ·地应力与突水的关系 | 第21-22页 |
| ·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方法 | 第22-23页 |
| ·突水系数法 | 第22-23页 |
| ·多元信息拟合方法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多元信息的数据处理和GIS 栅格化算法 | 第24-31页 |
| ·数值数据的预处理 | 第24-25页 |
| ·矢量图形栅格化 | 第25-30页 |
| ·矢量点的栅格化 | 第25-26页 |
| ·矢量线的栅格化 | 第26-27页 |
| ·矢量面的栅格化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4 基于 GIS 的多元信息拟合方法研究 | 第31-46页 |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1-34页 |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31-33页 |
| ·基于LongRuanGIS 3.0 平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拟合模型 | 第33-34页 |
| ·人工神经网络 | 第34-42页 |
| ·BP 神经网络模型 | 第34-40页 |
| ·基于LongRuanGIS 3.0 平台的ANN 拟合模型 | 第40-42页 |
| ·层次分析法 | 第42-45页 |
| ·层次分析法模型 | 第42-44页 |
| ·基于LongRuanGIS 3.0 平台的AHP 拟合模型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5 基于 GIS 的水害多元信息拟合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 第46-58页 |
| ·GIS 软件环境和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46-47页 |
| ·基于GIS 的水害多元信息拟合系统的设计思路 | 第47-48页 |
| ·基于GIS 的水害多元信息拟合系统的功能实现 | 第48-57页 |
| ·图形转换系统 | 第48-50页 |
| ·空间分析系统 | 第50-52页 |
| ·数值计算系统 | 第52页 |
| ·水文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52-54页 |
| ·基于多元信息复合的水害预测系统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6 系统应用 | 第58-70页 |
| ·应用矿区概况 | 第58-59页 |
| ·系统运行及应用 | 第59-69页 |
| ·系统运行环境 | 第59-60页 |
| ·系统运行应用 | 第60-64页 |
| ·东欢坨矿水害预测预报 | 第64-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0页 |
| ·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作者简历 | 第75-76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