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我国投资性众筹的界定及其基本法律关系 | 第8-13页 |
第一节 众筹的定义 | 第8页 |
第二节 我国投资性众筹的界定 | 第8-10页 |
第三节 我国投资性众筹的基本法律关系 | 第10-13页 |
第二章 我国投资性众筹的实践现状 | 第13-25页 |
第一节 投资性众筹的运作模式 | 第13-14页 |
一、凭证类众筹 | 第13页 |
二、会籍型众筹 | 第13-14页 |
三、天使型众筹 | 第14页 |
第二节 我国投资性众筹的典型运作流程 | 第14-18页 |
一、领投人与跟投人的资质条件 | 第14-16页 |
二、投后流程 | 第16页 |
三、“快速合投”的运作流程 | 第16-17页 |
四、“领投+跟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我国投资性众筹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 | 第18-20页 |
一、融资者的权利义务 | 第18-19页 |
二、投资者的权利义务 | 第19-20页 |
三、中介平台的权利义务 | 第20页 |
第四节 小结:我国投资性众筹的实践风险 | 第20-25页 |
一、“领投+跟投”模式存在的风险 | 第20-22页 |
二、众筹中介平台存在的风险 | 第22-23页 |
三、投资者存在的风险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我国投资性众筹的立法与司法现状 | 第25-34页 |
第一节 立法规制:立法政策的进与退 | 第25-30页 |
一、股权众筹监管政策呈良性发展 | 第25-28页 |
二、股权众筹融资可能触碰刑法规制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司法介入:众筹融资合同的司法审查路径 | 第30-32页 |
一、简评我国“众筹融资”第一案 | 第30-31页 |
二、“首例众筹融资案”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小结:我国投资性众筹的法律风险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我国投资性众筹法律制度的建构 | 第34-44页 |
第一节 域外股权众筹的法律规制及其启示 | 第34-37页 |
一、美国的立法及实践 | 第34页 |
二、英国的立法及实践 | 第34-35页 |
三、意大利的立法及实践 | 第35-36页 |
四、日本的立法及实践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宏观层面:我国应从法律层面确定股权众筹的合法地位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多维度制度建构实现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价值目标 | 第38-44页 |
一、现阶段宜确立“以原则为导向”的监管制度 | 第38-39页 |
二、设置“合格投资者”标准 | 第39-40页 |
三、平衡普通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的法律地位 | 第40页 |
四、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 第40-41页 |
五、众筹平台的管理及交易制度 | 第41-4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