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理答行为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前言第9-22页
    (一)选题缘由第9-10页
        1.立足于学前教育改革新视角第9页
        2.满足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第9-10页
        3.促进幼儿的发展第10页
        4.研究者个人兴趣爱好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理论意义第10-11页
        2.实践意义第11页
    (三)研究综述第11-20页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4页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4-19页
        3.已有研究述评第19-20页
    (四)概念界定第20-22页
        1.集体教学活动第20页
        2.幼儿教师理答行为第20-21页
        3.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幼儿教师理答行为第21-22页
二、研究设计第22-25页
    (一)研究目的第22页
    (二)研究内容第22页
    (三)研究方法第22-24页
        1.观察法第22-23页
        2.访谈法第23-24页
        3.案例分析法第24页
    (四)研究对象第24-25页
三、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理答行为的现状第25-41页
    (一)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理答行为实施的总体情况第25-27页
        1.幼儿教师以言语性理答为主第25-26页
        2.非言语性理答形式多样但总体次数较少第26-27页
        3.幼儿教师理答在中大班没有显著差异第27页
    (二)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同类型理答的使用情况第27-41页
        1.幼儿教师言语性理答的使用情况第27-39页
        2.幼儿教师非言语性理答使用情况第39-41页
四、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理答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1-46页
    (一)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理答行为存在的问题第41-43页
        1.教师忽视非言语性理答,且存在次数分配不均现象第41-42页
        2.情感性理答中存在模式化的夸奖与认可第42页
        3.分析性理答中教师提炼及归纳幼儿回答的能力欠缺第42-43页
        4.提升性理答中缺乏必要的追问并且质量不高第43页
    (二)原因分析第43-46页
        1.教师自身性格、态度影响非言语理答的运用第44页
        2.幼儿教师的情感性理答运用不够深入第44-45页
        3.幼儿教师的提问趋于封闭性第45页
        4.幼儿教师的教学机智不够灵活第45-46页
五、促进幼儿教师有效理答行为的建议第46-51页
    (一)教师在理答时要“言行”兼顾,彰显非言语理答魅力第46页
        1.教师理答做到“言行”兼顾第46页
        2.彰显非言语性理答的魅力第46页
    (二)教师在理答时要拓宽视角,注重多角度的肯定和赞赏第46-48页
        1.指向幼儿的主动性第47页
        2.指向幼儿的思维能力第47页
        3.指向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第47-48页
    (三)教师在理答时要问答统一,致力于提升问题质量第48-49页
        1.重视开放性提问第48页
        2.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第48-49页
    (四)教师在理答时要把握时机,进行有效性追问第49-51页
        1.重视追问的数量第49页
        2.提升追问的质量第49-51页
六、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51-52页
    (一)研究的不足之处第51页
    (二)研究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录第55-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胃癌转移、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
下一篇:RIG-I抗病毒通路调控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