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概念及意义的概述 | 第15-21页 |
2.1 理想信念含义 | 第15页 |
2.2 理想信念教育含义 | 第15-16页 |
2.3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内容 | 第16-19页 |
2.3.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含义 | 第16页 |
2.3.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 第16-19页 |
2.4 加强农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19-21页 |
2.4.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 第19页 |
2.4.2 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 第19-20页 |
2.4.3 农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农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21-35页 |
3.1 农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过程 | 第21页 |
3.2 理想信念教育取得的成效 | 第21-26页 |
3.2.1 思政理论课方面 | 第21-22页 |
3.2.2 校园文化活动方面 | 第22-24页 |
3.2.3 社会实践方面 | 第24-25页 |
3.2.4 党建工作方面 | 第25-26页 |
3.3 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3.3.1 思政理论课内容针对性弱 | 第26-27页 |
3.3.2 教育方式单一有待进行拓展 | 第27-28页 |
3.3.3 教育工作者育人职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28-30页 |
3.3.4 社会对农林行业认知偏颇使教育环境有待优化 | 第30页 |
3.4 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5页 |
3.4.1 社会因素 | 第30-32页 |
3.4.2 学校因素 | 第32页 |
3.4.3 家庭因素 | 第32-33页 |
3.4.4 大学生自身因素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加强农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 第35-46页 |
4.1 充实教育内容,加强农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 | 第35-37页 |
4.1.1 重农思想的教育内容 | 第35-36页 |
4.1.2 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内容 | 第36页 |
4.1.3 群众观点的教育内容 | 第36页 |
4.1.4 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内容 | 第36-37页 |
4.2 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农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质量 | 第37-41页 |
4.2.1 开展生态体验式实践教育 | 第37-38页 |
4.2.2 依托网络平台实现互动式教育 | 第38-40页 |
4.2.3 学习先进人物和身边典型事迹的榜样教育 | 第40-41页 |
4.3 完善队伍建设,保障农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 | 第41-43页 |
4.3.1 强化辅导员的育人作用 | 第41-42页 |
4.3.2 发挥专业课老师的积极作用 | 第42-43页 |
4.3.3 提升思政课老师的整体水平 | 第43页 |
4.4 优化教育环境,营造农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氛围 | 第43-46页 |
4.4.1 优化社会环境 | 第43-44页 |
4.4.2 优化校园环境 | 第44-45页 |
4.4.3 优化家庭环境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