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1.1.1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 | 第13-14页 |
1.1.2 个人理财业务发展 | 第14-1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6-17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7页 |
1.3 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相关文献研究与评述 | 第17-23页 |
1.3.1 国外文献研究情况 | 第18-20页 |
1.3.2 国内文献研究情况 | 第20-22页 |
1.3.3 评述总结及借鉴 | 第22-23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1.4.3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27-32页 |
2.1 营销策略组合理论概述 | 第27-29页 |
2.2 5R营销理论分析 | 第29-32页 |
2.2.1 5R营销理论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2.2.2 本文选择5R理论的考虑 | 第30-32页 |
第3章 A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营环境分析 | 第32-38页 |
3.1 A银行企业概况 | 第32-34页 |
3.2 A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环境因素分析——SWOT分析模型 | 第34-38页 |
3.2.1 优势 | 第34-35页 |
3.2.2 劣势 | 第35页 |
3.2.3 机遇 | 第35-36页 |
3.2.4 威胁 | 第36-37页 |
3.2.5 分析结论 | 第37-38页 |
第4章 A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8-52页 |
4.1 业绩现状分析 | 第38-47页 |
4.1.1 已建立较完备的业务基础 | 第38-44页 |
4.1.2 出现发展瓶颈期 | 第44-47页 |
4.2 5R理论框架分析存在的问题 | 第47-51页 |
4.2.1 关联方面:新户获取困难 | 第48页 |
4.2.2 反应方面:市场反应滞后 | 第48-49页 |
4.2.3 关系方面:客户流失明显 | 第49-50页 |
4.2.4 回报方面:营销回报下滑 | 第50页 |
4.2.5 感受方面:客户体验较低 | 第50-51页 |
4.3 问题总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A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优化方案 | 第52-67页 |
5.1 关联策略 | 第52-55页 |
5.1.1 建立需求采集机制洞察客需 | 第53-54页 |
5.1.2 推出智能投顾打造专业理财 | 第54-55页 |
5.2 反应策略 | 第55-58页 |
5.2.1 引入商业智能加强精准营销 | 第55-58页 |
5.2.2 开展事件营销加快市场反应 | 第58页 |
5.3 关系策略 | 第58-61页 |
5.3.1 多维客户分层奠定关系营销基础 | 第59-60页 |
5.3.2 关系营销核心建设-差异化理财服务体系 | 第60-61页 |
5.4 回报策略 | 第61-63页 |
5.4.1 优化内外部产品定价策略提升直接收入 | 第62-63页 |
5.4.2 跨业务产品组合营销提升间接收入 | 第63页 |
5.5 感受策略 | 第63-67页 |
5.5.1 拓宽销售渠道功能提高便捷性 | 第64-65页 |
5.5.2 优化品牌体系建设增强品牌影响力 | 第65-67页 |
第6章 A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优化方案的配套保障与实施计划 | 第67-71页 |
6.1 配套保障建设 | 第67-69页 |
6.1.1 组织架构 | 第67-68页 |
6.1.2 队伍建设 | 第68页 |
6.1.3 财务及考核 | 第68-69页 |
6.1.4 科技投入 | 第69页 |
6.2 实施时间计划 | 第69-7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7.1 基本结论 | 第71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索引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