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6-17页 |
一、基于蛋白组学的不同糖浓度下肝癌细胞的内质网功能相关的差异化蛋白筛选与功能验证 | 第17-45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7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1.1.2 主要仪器及其耗材 | 第17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7-34页 |
1.2.1 细胞培养 | 第17-20页 |
1.2.2 内质网成分的纯化分离 | 第20-22页 |
1.2.3 内质网纯度的鉴定(Western Blot法) | 第22-28页 |
1.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28-29页 |
1.2.5 内质网蛋白组学的分析 | 第29页 |
1.2.6 构建过表达ERP29的HepG2细胞 | 第29-32页 |
1.2.7 构建低表达ERP29的HepG2细胞 | 第32-33页 |
1.2.8 细胞功能实验 | 第33-34页 |
1.2.9 统计学处理 | 第34页 |
1.3 结果 | 第34-41页 |
1.3.1 内质网分离结果的鉴定 | 第34-36页 |
1.3.2 不同糖浓度干预条件下,HepG2细胞内质网蛋白组学统计分析及蛋白筛选 | 第36页 |
1.3.3 ERP29在不同病理分期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 第36-37页 |
1.3.4 HepG2细胞中不同糖浓度条件下的ERP29表达情况 | 第37-38页 |
1.3.5 ERP29对HepG2细胞功能的影响 | 第38-41页 |
1.4 讨论 | 第41-44页 |
1.5 小结 | 第44-45页 |
二、ERP29的上游microRNA的预测及作用验证 | 第45-59页 |
2.1 对象与方法 | 第45-46页 |
2.1.1 细胞系 | 第45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45-46页 |
2.1.3 主要仪器及耗材 | 第46页 |
2.1.4 miRNA数据库 | 第4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6-51页 |
2.2.1 细胞培养、传代、冻存与复苏 | 第46页 |
2.2.2 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46-47页 |
2.2.3 RNA纯度的鉴定和定量 | 第47页 |
2.2.4 目的基因的逆转录 | 第47-49页 |
2.2.5 定量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扩增目的基因) | 第49-50页 |
2.2.6 miR-483-3p的mimics与inhibitor转染 | 第50-51页 |
2.2.7 westernblot法检测ERP29蛋白表达量 | 第51页 |
2.2.8 细胞功能实验 | 第51页 |
2.3 结果 | 第51-56页 |
2.3.1 ERP29上游分子miRNA的预测与初步筛选 | 第51-52页 |
2.3.2 miR-483-3p负性调控ERP29的表达 | 第52-53页 |
2.3.3 高糖对ERP29表达量的影响依赖于miR-483-3p | 第53-54页 |
2.3.4 miR-483-3p对HepG2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 | 第54-56页 |
2.4 讨论 | 第56-58页 |
2.5 小结 | 第58-59页 |
三、miR-483-3p的上游分子LncRNA MEG3在肝癌细胞中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59-69页 |
3.1 对象与方法 | 第59页 |
3.1.1 细胞系 | 第59页 |
3.1.2 主要仪器与耗材 | 第59页 |
3.1.3 LncRNA数据库 | 第5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59-60页 |
3.2.1 RT-PCR对候选LncRNA的筛选 | 第59-60页 |
3.2.2 构建过表达LncRNA MEG3的HepG2细胞 | 第60页 |
3.2.3 过表达LncRNA MEG3后对miR-483-3p进行检测 | 第60页 |
3.2.4 western blot法检测ERP29蛋白表达量 | 第60页 |
3.2.5 细胞功能实验 | 第60页 |
3.3 结果 | 第60-65页 |
3.3.1 miR-483-3p上游分子LncRNA的预测与初步筛选 | 第60-61页 |
3.3.2 LncRNA MEG3与miR-483-3p、ERP29的关系 | 第61-62页 |
3.3.3 LncRNA MEG3对HepG2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 | 第62-64页 |
3.3.4 LncRNA MEG3对ERP29的调节作用及其对肝癌细胞功能的影响依赖于miR-483-3p | 第64-65页 |
3.4 讨论 | 第65-68页 |
3.5 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6-77页 |
附录 | 第77-78页 |
综述 内质网应激与疾病 | 第78-86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个人简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