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4-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5-19页 |
1.3.1 标准化的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3.2 标准化运行的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1.3.3 黑龙江省牧场的研究综述 | 第18页 |
1.3.4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黑龙江省牧场标准化运行的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2.1 牧场标准化的相关界定 | 第21-22页 |
2.1.1 牧场标准化 | 第21页 |
2.1.2 标准化运行机制 | 第21-22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第22页 |
2.2.2 系统科学理论 | 第22-23页 |
2.3 黑龙江省牧场标准化运行现状 | 第23-27页 |
2.3.1 黑龙江省奶牛养殖场建设概况 | 第23-25页 |
2.3.2 标准化的认知现状 | 第25-26页 |
2.3.3 牧场员工配备现状 | 第26页 |
2.3.4 政府投资现状 | 第26-27页 |
2.4 黑龙江省牧场标准化运行的意义 | 第27-28页 |
2.4.1 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 第27-28页 |
2.4.2 打造旅游景点 | 第28页 |
2.4.3 提高各方面经济效益 | 第28页 |
2.4.4 提高企业品牌效应 | 第28页 |
2.5 黑龙江省牧场标准化运行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2.5.1 牧场员工配备参差不齐 | 第28-29页 |
2.5.2 牧场标准化进程缓慢 | 第29页 |
2.5.3 政府引导方式不完善 | 第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3 黑龙江省牧场标准化运行的过程机制 | 第31-43页 |
3.1 过程机制综合分析框架 | 第31页 |
3.2 牧场标准化运行启动阶段 | 第31-35页 |
3.2.1 动力机制 | 第31-34页 |
3.2.2 融资机制 | 第34页 |
3.2.3 利益机制 | 第34-35页 |
3.3 牧场标准化运行发展阶段 | 第35-37页 |
3.3.1 技术推广机制 | 第35-37页 |
3.3.2 政策支撑机制 | 第37页 |
3.4 牧场标准化运行成熟阶段 | 第37-39页 |
3.4.1 牧场标准化管理机制 | 第37-38页 |
3.4.2 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 | 第38-39页 |
3.5 案例:乌力吉图的牧场标准化运行的过程机制研究 | 第39-42页 |
3.5.1 案例介绍 | 第39-40页 |
3.5.2 案例分析 | 第40-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黑龙江省牧场标准化运行的影响机制 | 第43-55页 |
4.1 模型结构与假设提出 | 第43-45页 |
4.1.1 概念模型构建 | 第43页 |
4.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43-45页 |
4.2 调研问卷设计 | 第45-47页 |
4.2.1 调研目的与对象 | 第45页 |
4.2.2 问卷量表与变量设计 | 第45-47页 |
4.2.3 数据收集 | 第47页 |
4.3 数据分析 | 第47-49页 |
4.3.1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47-48页 |
4.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8页 |
4.3.3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8-49页 |
4.4 模型拟合度评价 | 第49-52页 |
4.4.1 初始模型拟合度评价 | 第49-50页 |
4.4.2 初始模型的修正 | 第50-52页 |
4.5 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4.5.1 牧场基础资料的影响分析 | 第52-53页 |
4.5.2 生产管理水平的影响分析 | 第53页 |
4.5.3 外界环境的影响分析 | 第53页 |
4.5.4 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影响分析 | 第53-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黑龙江省牧场标准化运行的动力机制 | 第55-63页 |
5.1 牧场标准化运行动力系统结构分析 | 第55-56页 |
5.2 牧场标准化运行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56-58页 |
5.3 仿真运行与检验 | 第58-62页 |
5.3.1 初始运行结果 | 第58-59页 |
5.3.2 模型有效性检验 | 第59-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黑龙江省牧场标准化运行的提升策略 | 第63-68页 |
6.1 基于牧场标准化运行过程机制的提升策略 | 第63-64页 |
6.1.1 提升牧场与企业合作层次 | 第63页 |
6.1.2 衔接过程与机制 | 第63-64页 |
6.1.3 注重消化与吸收能力 | 第64页 |
6.2 基于牧场标准化运行影响机制的提升策略 | 第64-65页 |
6.2.1 加强外部环境建设 | 第64-65页 |
6.2.2 提高奶农标准化意识 | 第65页 |
6.2.3 严格把控生产环节 | 第65页 |
6.3 基于牧场标准化运行动力机制的提升策略 | 第65-67页 |
6.3.1 协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 第65-66页 |
6.3.2 坚持动态思考问题 | 第66页 |
6.3.3 抓住系统关键变量 | 第66-6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7 结论 | 第68-69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8页 |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