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1 船舶碰撞研究 | 第12-15页 |
1.3.2 减小碰撞损伤研究 | 第15-17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21页 |
1.4.1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2章 船舶碰撞有限元模型及损伤影响因素研究 | 第21-36页 |
2.1 船舶碰撞有限元仿真方法应用 | 第21-24页 |
2.1.1 有限元软件选取 | 第21-22页 |
2.1.2 有限元分析流程 | 第22-23页 |
2.1.3 有限元求解方法 | 第23-24页 |
2.2 船舶碰撞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4-30页 |
2.2.1 碰撞船舶概况 | 第24-25页 |
2.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5-27页 |
2.2.3 参数定义 | 第27-29页 |
2.2.4 货物等效处理 | 第29-30页 |
2.2.5 流体作用处理 | 第30页 |
2.3 船舶碰撞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5页 |
2.3.1 速度和角度影响 | 第31-33页 |
2.3.2 撞击位置影响 | 第33-34页 |
2.3.3 结构优化影响 | 第34页 |
2.3.4 仿真条件界定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船舶碰撞损伤危险区间界定 | 第36-59页 |
3.1 碰撞区间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36-49页 |
3.1.1 碰撞模型建立 | 第36-40页 |
3.1.2 碰撞应力分析 | 第40-43页 |
3.1.3 结构损伤分析 | 第43-46页 |
3.1.4 碰撞能量分析 | 第46-48页 |
3.1.5 危险区间界定 | 第48-49页 |
3.2 船舶碰撞损伤风险评价 | 第49-57页 |
3.2.1 碰撞概率分析 | 第49-50页 |
3.2.2 碰撞后果分析 | 第50-56页 |
3.2.3 危险区间界定 | 第56-57页 |
3.3 危险区间综合界定 | 第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4章 船舶碰撞损伤临界态势研究 | 第59-85页 |
4.1 多态势碰撞损伤有限元仿真 | 第59-68页 |
4.1.1 相对碰撞态势定义 | 第60-61页 |
4.1.2 碰撞速度工况设计 | 第61-63页 |
4.1.3 碰撞速度范围界定 | 第63-65页 |
4.1.4 碰撞角度工况设计 | 第65-66页 |
4.1.5 碰撞角度范围界定 | 第66-68页 |
4.2 基于BP-GA算法的碰撞损伤临界态势分析 | 第68-78页 |
4.2.1 临界态势界定方法 | 第68-69页 |
4.2.2 工况正交设计 | 第69-70页 |
4.2.3 改进后的BP-GA算法 | 第70-74页 |
4.2.4 临界态势界定 | 第74-78页 |
4.3 减小碰撞损伤方案建议 | 第78-84页 |
4.3.1 应急操纵决策建议 | 第78-82页 |
4.3.2 结构优化设计建议 | 第82-8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8页 |
5.1 论文结论 | 第85-86页 |
5.2 论文展望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研究工作 | 第93-95页 |
附录A:“船舶不同碰撞区间后果严重度”问卷调査表 | 第95-99页 |
附录B:“船舶不同碰撞区间后果严重度各因素重要度比较”调査问卷. | 第99-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