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9页 |
Abstract | 第9-16页 |
导言 | 第27-33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27-28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28-30页 |
三、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30-33页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文献研究 | 第33-42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3-35页 |
一、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 | 第33页 |
二、养老与养老周期 | 第33页 |
三、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 | 第33-34页 |
四、养老产品 | 第34页 |
五、养老模式 | 第34页 |
六、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研究 | 第35-42页 |
一、老龄产业与老龄事业 | 第35-36页 |
二、发展老龄产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36-37页 |
三、养老模式及其政府职能 | 第37-38页 |
四、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38-40页 |
五、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 第40-41页 |
六、述评及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 第41-42页 |
第二章 本文的理论基础 | 第42-63页 |
第一节 养老活动的经济学分析 | 第42-47页 |
一、养老是特殊的人口再生产活动 | 第42-43页 |
二、养老活动的外部性 | 第43-45页 |
三、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45-47页 |
第二节 老龄产业的经济学属性 | 第47-49页 |
一、老龄产业是一组价值链活动的集合 | 第47-48页 |
二、养老产品的准公共品属性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的体现 | 第49-54页 |
一、养老周期不同阶段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的均衡 | 第49-51页 |
二、政府养老与市场养老的替代 | 第51-53页 |
三、政府对老龄产业的监管 | 第53-54页 |
第四节 产业发展理论与公共经济学 | 第54-56页 |
一、产业发展理论 | 第54-55页 |
二、公共经济学 | 第55-56页 |
第五节 本文分析的逻辑思路 | 第56-63页 |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56-57页 |
二、研究的逻辑起点 | 第57页 |
三、国别比较研究的依据 | 第57-58页 |
四、老龄产业政策的传导机制 | 第58-63页 |
第三章 英国老龄产业发展与政府职能界定 | 第63-101页 |
第一节 经济自由主义与养老职能的探索阶段 | 第64-68页 |
一、英国经济自由主义的经济社会特征 | 第64-66页 |
二、探索阶段的老龄产业发展特征 | 第66页 |
三、养老的职能探索阶段中政府职能分析 | 第66-68页 |
第二节 经济转型与养老的政府主导阶段 | 第68-72页 |
一、英国经济转型阶段的经济社会特征 | 第68-70页 |
二、经济转型阶段的老龄产业发展特征 | 第70-71页 |
三、政府主导养老的职能 | 第71-72页 |
第三节 国有化浪潮与福利国家型养老阶段 | 第72-79页 |
一、国有化改革时期的经济社会特征 | 第73-76页 |
二、福利国家型养老发展特征 | 第76-77页 |
三、福利国家型养老中政府职能分析 | 第77-79页 |
第四节 私有化改革与养老的市场化阶段 | 第79-90页 |
一、私有化改革时期的经济社会特征 | 第79-83页 |
二、养老的市场化发展特征 | 第83-87页 |
三、养老市场化改革中政府职能分析 | 第87-90页 |
第五节 经济结构调整与老龄产业转型阶段 | 第90-97页 |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经济社会特征 | 第90-92页 |
二、转型阶段的英国老龄产业发展特征 | 第92-95页 |
三、转型过程中政府职能分析 | 第95-97页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97-101页 |
一、老龄产业发展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 第97-98页 |
二、政府职能转变特征 | 第98-99页 |
三、政府职能转变效果 | 第99-100页 |
四、主要结论 | 第100-101页 |
第四章 日本老龄产业发展与政府职能界定 | 第101-142页 |
第一节 日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 | 第102-113页 |
一、该时期日本的社会经济特征 | 第102-109页 |
二、该时期日本的养老模式 | 第109-111页 |
三、该时期日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 | 第111-113页 |
第二节 日本老龄产业的萌芽阶段 | 第113-122页 |
一、萌芽阶段日本的社会经济特征 | 第113-120页 |
二、此阶段日本老龄产业的发展状况 | 第120-121页 |
三、此阶段日本老龄产业中的政府职能 | 第121-122页 |
第三节 日本老龄产业的形成阶段 | 第122-131页 |
一、形成阶段日本的社会经济特征 | 第123-128页 |
二、此阶段日本老龄产业的发展状况 | 第128页 |
三、此阶段日本老龄产业中的政府职能 | 第128-131页 |
第四节 日本老龄产业的扩张阶段 | 第131-139页 |
一、扩张阶段日本的社会经济特征 | 第131-136页 |
二、此阶段日本老龄产业的发展状况 | 第136-137页 |
三、此阶段日本老龄产业中的政府职能 | 第137-139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139-142页 |
一、结论 | 第139-140页 |
二、启示 | 第140-142页 |
第五章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与政府职能界定 | 第142-167页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养老简况 | 第142-144页 |
一、先秦时期:孝道养老文化基础的奠定 | 第142-143页 |
二、秦朝至清朝晚期:国家养老的承续 | 第143-144页 |
三、清末至民国:西方理念与传统文化并重 | 第144页 |
第二节 新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 第144-149页 |
一、经济特征 | 第145-146页 |
二、人口结构与老龄化 | 第146-147页 |
三、中国养老模式的形成 | 第147-148页 |
四、中国政府在养老事业产生与发展中的职能体现 | 第148-149页 |
第三节 中国老龄产业的萌芽及政府职能的演变 | 第149-153页 |
一、萌芽阶段中国的经济特征 | 第149-150页 |
二、人口结构与老龄化 | 第150-151页 |
三、中国老龄产业的萌芽 | 第151-152页 |
四、政府养老职能的初步演变 | 第152-153页 |
第四节 中国老龄产业的形成与政府职能的调整 | 第153-160页 |
一、中国的经济特征 | 第153-154页 |
二、人口结构与老龄化问题的初步显现 | 第154-155页 |
三、老龄产业初步形成的标志 | 第155-157页 |
四、老龄产业发展现状 | 第157-158页 |
五、此阶段中国老龄产业中的政府职能的履行与调整 | 第158-160页 |
第五节 中国老龄产业的成长与政府职能的优化 | 第160-165页 |
一、发展阶段中国的社会经济特征 | 第160-161页 |
二、中国老龄产业的成长状况 | 第161-164页 |
三、政府职能的优化 | 第164-165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165-167页 |
一、中国养老敬老历史悠久 | 第165-166页 |
二、政府的老龄事业职能不能被完全替代 | 第166页 |
三、未来老龄产业有更好更快发展前景 | 第166-167页 |
第六章 英国、日本及中国比较研究 | 第167-183页 |
第一节 政府职能履行背景的比较 | 第167-171页 |
一、英国 | 第167-168页 |
二、日本 | 第168-169页 |
三、中国 | 第169-171页 |
第二节 政府职能履行的内容比较 | 第171-175页 |
一、英国 | 第171-172页 |
二、日本 | 第172-173页 |
三、中国 | 第173-175页 |
第三节 政府履行职能绩效比较 | 第175-178页 |
一、英国 | 第175-176页 |
二、日本 | 第176-177页 |
三、中国 | 第177-178页 |
第四节 总结 | 第178-183页 |
一、相同点 | 第178-180页 |
二、不同点 | 第180-181页 |
三、对比分析经验总结 | 第181-183页 |
第七章 中国政府老龄产业职能履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 第183-192页 |
第一节 全国层面的共性问题 | 第183-185页 |
一、政府作用发挥不够,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 第183页 |
二、政府主导存在缺失,致使养老群体精神文化需求难以满足 | 第183页 |
三、“医养结合”任重道远,政府职能介入的空间大 | 第183-184页 |
四、医保政策保障存在不足 | 第184页 |
五、养老服务人员需求矛盾巨大,需政府大力引导 | 第184页 |
六、养老机构良莠不齐,政府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184页 |
七、硬件条件无任何标准规范,且许多不达标 | 第184页 |
八、“以房养老”模式水土不服,迫切需要政府引导 | 第184-185页 |
第二节 一个印证的案例:LA市养老服务业现状调查 | 第185-187页 |
一、养老服务组织和市场主体发展严重不足 | 第185-186页 |
二、养老工作队伍严重缺乏 | 第186页 |
三、农村养老工作难度大 | 第186页 |
四、医养融合推进缓慢 | 第186页 |
五、基本用房等硬件条件得不到有效满足 | 第186-187页 |
第三节 改进政府职能履行的政策建议 | 第187-192页 |
一、探索适合国情的养老模式,建立独生子女养老休假制度 | 第187页 |
二、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并为其提供配套完备的法律依据 | 第187-188页 |
三、支持养老社区(机构)拓展服务功能,建设“医养结合”特色小镇 | 第188页 |
四、政府全面规划,扶持老龄产业发展 | 第188-189页 |
五、坚持政府监管与民间监督相结合 | 第189页 |
六、政策积极引导加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第189-190页 |
七、支持创建“时间银行”服务体系 | 第190页 |
八、设立政府老龄产业基金,鼓励“PPP”项目参与老龄产业项目建设 | 第190-192页 |
结束语 | 第192-197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192-196页 |
二、创新点 | 第196页 |
三、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196-197页 |
参考文献 | 第197-205页 |
附录:访谈提纲 | 第205-206页 |
后记 | 第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