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家庭、婚姻道德教育论文

红色家风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24页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第10-15页
        一 问题缘起第10-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5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5-21页
        一 关于红色家风综述第15-19页
        二 关于红色家风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综述第19-20页
        三 关于红色家风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第20-21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第21-22页
        一 研究方法第21-22页
        二 基本思路第22页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2-24页
        一 创新点第22-23页
        二 不足之处第23-24页
第一章 红色家风的主要理论第24-39页
    第一节 红色家风的形成来源第24-28页
        一 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思考第25-26页
        二 文化来源: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承继第26-27页
        三 实践来源: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及改革进程中的实践养成第27-28页
    第二节 红色家风的具体特征第28-34页
        一 承继性第28-30页
        二 意识形态性第30-33页
        三 示范性第33-34页
    第三节 红色家风的主要内容第34-39页
        一 爱党爱国的赤字之心第35页
        二 艰苦奋斗的修身之法第35-36页
        三 廉洁奉公的处事之则第36-38页
        四 自立自强的教子之方第38-39页
第二章 红色家风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第39-51页
    第一节 生成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需要第40-44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主体的需要第40-42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需要第42-43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需要第43-44页
    第二节 生成的条件:红色家风的属性第44-46页
        一 红色家风的话语认同属性第44-45页
        二 红色家风的情理交融属性第45页
        三 红色家风优化环境的属性第45-46页
    第三节 生成的实质:红色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第46-51页
        一 红色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一致第47-48页
        二 红色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相同第48-49页
        三 红色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耦合第49-51页
第三章 红色家风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第51-62页
    第一节 红色家风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形态第51-56页
        一 红色基因固稳理想信念第51-53页
        二 榜样力量生发道德激励第53-54页
        三 革命精神塑造健全人格第54页
        四 家教实践提供方法借鉴第54-56页
    第二节 红色家风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形态第56-62页
        一 精神动能促进经济发展第56-57页
        二 红色之底夯实执政之基第57-59页
        三 集体记忆生成文化自信第59-60页
        四 内容亲和提高教育实效第60-62页
第四章 红色家风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第62-72页
    第一节 红色家风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个体维度第62-65页
        一 以身作则提高红色家风榜样示范作用第62-63页
        二 关注重点确保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养成第63-64页
        三 有机结合促进红色家风思政教育价值彰显第64-65页
    第二节 红色家风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社会维度第65-72页
        一 转化:夯实价值实现的基础第66-67页
        二 客体主体化:聚焦价值实现的实质第67-70页
        三 协同整合:提供价值实现的保障第70-72页
结语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低段“主题带多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下一篇:绘本阅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