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作业适切性的调查研究--以连云港市G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7-17页 |
一、研究缘由 | 第7-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一) 小学生家庭作业 | 第9页 |
(二) 适切性 | 第9页 |
(三) 小学生家庭作业的适切性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 家庭作业适切性布置原则的研究 | 第10页 |
(二) 家庭作业适切性布置原则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 家庭作业基本类型与形式的研究 | 第11-12页 |
(四) 家庭作业量与适当时间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五) 家庭作业批改方式与评价的研究 | 第13-14页 |
(六) 家庭作业适切性与内在因素关系研究 | 第14-15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小学生家庭作业适切性的调查结果 | 第17-29页 |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 | 第17页 |
(一) 调查的对象 | 第17页 |
(二)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17页 |
(三)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17页 |
二、高年级小学生家庭作业适切性的调查结果 | 第17-29页 |
(一) 教师的情况 | 第17-19页 |
(二) 学生的情况 | 第19-20页 |
(三) 高年级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数量 | 第20-23页 |
(四) 高年级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长 | 第23-24页 |
(五) 高年级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来源 | 第24-25页 |
(六) 高年级小学生家庭作业的形式 | 第25页 |
(七) 小学生家庭作业观调查 | 第25-29页 |
第二章 小学生家庭作业适切性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29-37页 |
一、小学生家庭作业适切性存在问题 | 第29-31页 |
(一) 家庭作业量大,超时完成问题时有存在 | 第29页 |
(二) 作业来源单一,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 第29-30页 |
(三) 作业形式单一,易造成学生学习疲劳感 | 第30页 |
(四) 作业观念片面,影响学习的主动参与性 | 第30-31页 |
(五) 缺乏统一标准,作业分层设计程度不高 | 第31页 |
二、小学生家庭作业适切性不足的成因 | 第31-37页 |
(一) 小学生家庭作业制度的缺失 | 第31-32页 |
(二) 小学教师片面的家庭作业观 | 第32-33页 |
(三) 小学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不足 | 第33-34页 |
(四) 小学生不端正的家庭作业观 | 第34页 |
(五) 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 | 第34-35页 |
(六) 家长对家庭作业认识的不足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提高小学生家庭作业适切性的策略 | 第37-43页 |
一、学校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家庭作业观念 | 第37页 |
二、学校要制定家庭作业布置的综合协调制度 | 第37-38页 |
三、教师要利用信息化优化家庭作业布置方式 | 第38-39页 |
四、学校要搭建学生家庭作业的交流合作平台 | 第39-40页 |
五、优化设计小学生家庭作业基本内容和形式 | 第40页 |
六、做好小学生家庭作业难易程度的科学设置 | 第40-41页 |
七、全面关注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良好习惯养成 | 第41-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