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家庭教育论文

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24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3页
        (一)父亲是幼儿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第11-12页
        (二)当代母亲社会角色的增多呼唤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第12页
        (三)家庭结构的转变要求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第12-13页
        (四)父亲人格魅力影响幼儿社会行为的养成和发展第13页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3-21页
        (一)国外有关父亲参与教养维度的相关研究第13-15页
        (二)国内有关父亲参与教养维度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三)影响父亲参与教养因素的相关研究第16-18页
        (四)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影响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五)有关幼儿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第19-21页
        (六)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第21页
    三、研究意义第21-22页
        (一)理论意义第21-22页
        (二)现实意义第22页
    四、研究的新意与不足第22-24页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4-30页
    一、相关概念鉴定第24-25页
        (一)父亲参与教养第24页
        (二)家庭教养方式第24-25页
        (三)幼儿社会行为第25页
    二、理论基础第25-30页
        (一)尤瑞·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第25-26页
        (二)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第26-27页
        (三)贝姆(SandraLipsitiBem)的性别图式理论第27-28页
        (四)保罗·阿马托(PaulAmato)的“父亲身份的五角星”模型理论第28-30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30-36页
    一、文献分析法第30页
    二、问卷调查法第30-33页
        (一)研究目的和内容第30-31页
        (二)研究对象第31页
        (三)研究工具第31-32页
        (四)施测程序第32-33页
        (五)数据的录入与处理第33页
    三、访谈法第33-35页
        (一)访谈目的和内容第33-34页
        (二)访谈对象第34-35页
        (三)访谈工具第35页
    四、观察法第35-36页
第三章 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社会行为的现状调查第36-52页
    一、幼儿父亲参与教养的现状第36-46页
        (一)父亲参与教养的描述性统计第36-41页
        (二)父亲参与教养的差异分析第41-46页
    二、幼儿社会行为的调查现状第46-52页
        (一)幼儿社会行为在年龄上的差异第46-50页
        (二)幼儿社会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第50页
        (三)幼儿社会行为在班级上的差异第50-52页
第四章 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社会行为影响的分析第52-64页
    一、父亲参与教养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因素对幼儿社会行为影响的分析第52-60页
        (一)幼儿社会行为在父亲年龄上的差异第52-53页
        (二)幼儿社会行为在母亲年龄上的差异第53-54页
        (三)幼儿社会行为在父亲文化程度上的差异第54-55页
        (四)幼儿社会行为在母亲文化程度上的差异第55-56页
        (五)幼儿社会行为在父亲工作上的差异第56-59页
        (六)幼儿社会行为在父亲月收入上的差异第59-60页
    二、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社会行为关系的分析与讨论第60-64页
        (一)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第60-61页
        (二)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社会行为关系的回归分析第61页
        (三)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社会行为关系的讨论第61-64页
第五章 从父亲参与角度对改善幼儿社会行为的建议第64-74页
    一、从幼儿亲密接触的家庭微观系统到生态系统,共同提高父亲参与度第64-67页
        (一)创建和谐夫妻关系,构建一致教养观念,增强幼儿亲社会行为第64-65页
        (二)社区、学校等机构积极举办亲子活动,提高父职教育第65-66页
        (三)国家、社会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父亲对幼儿行为的知情权第66-67页
    二、运用观察学习和榜样法增强父亲提供良好的行为示范第67-69页
        (一)父亲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有利于幼儿观察学习第67-68页
        (二)父亲转变幼儿教养观念,参与互动游戏,强化幼儿社会行为第68-69页
    三、运用性别图式理论,充分发挥父亲的引导和指向功能第69-70页
        (一)父亲树立正确的性别图式理念,引导幼儿对性别行为的认识第69页
        (二)父亲积极参与幼儿游戏,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和抑制幼儿问题行为第69-70页
    四、从幼儿教养资本的提供到父亲参与教养的必要性认识第70-74页
        (一)父亲积极参加亲职教育,努力学习教养知识,提供人力资本第70-71页
        (二)父亲应积极投入到家庭教育和亲子教育当中,增强社会资本投入第71-72页
        (三)父亲主动承担幼儿经济教养资本,加大对幼儿教育的合理性投入第72-74页
结论第74-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附录一第83-86页
附录二第86-88页
附录三第88-89页
附录四第89-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第91-93页
后记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微平台使用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基于南京地区部分高校的调研分析
下一篇: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成因及辅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