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目的 | 第11-27页 |
1 前言 | 第11页 |
2 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光合能力的影响 | 第11-13页 |
2.1 高温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第11-12页 |
2.2 高温对水稻光合生产的影响 | 第12-13页 |
3 高温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13-16页 |
3.1 高温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影响 | 第13-14页 |
3.2 高温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14-16页 |
3.2.1 高温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14-16页 |
3.2.2 高温对水稻强弱势粒的影响 | 第16页 |
4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碳氮平衡和源库关系的影响 | 第16-18页 |
4.1 高温对水稻碳氮平衡的影响 | 第16-17页 |
4.2 高温对水稻源库关系的影响 | 第17-18页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7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材料方法 | 第27-35页 |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1.1 研究思路 | 第27-28页 |
1.2 技术路线 | 第28页 |
2 材料方法 | 第28-31页 |
2.1 试验设计 | 第28-29页 |
2.2 测试项目与方法 | 第29-31页 |
2.3 人工气候室控温 | 第31页 |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生育期、光合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35-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1.1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第37页 |
1.2 测试项目与方法 | 第37-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60页 |
2.1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生育期、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38-51页 |
2.1.1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第38-39页 |
2.1.2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39-43页 |
2.1.3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叶面积的影响 | 第43-44页 |
2.1.4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4-48页 |
2.1.5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48-51页 |
2.2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干物质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51-60页 |
2.2.1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第51-53页 |
2.2.2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第53-55页 |
2.2.3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不同穗位产量结构的影响 | 第55-57页 |
2.2.4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粒重和结实率影响的量化 | 第57-58页 |
2.2.5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不同穗位粒重和结实率影响的量化 | 第58-60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第四章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碳氮平衡和源库关系的影响 | 第67-10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9-70页 |
1.1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第69页 |
1.2 测试项目与方法 | 第69页 |
1.3 数据处理 | 第69-7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0-96页 |
2.1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碳氮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 第70-80页 |
2.1.1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地上部分各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 第70-75页 |
2.1.2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地上部分各器官总氮含量的影响 | 第75-80页 |
2.2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碳氮转运和源库关系的影响 | 第80-96页 |
2.2.1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营养器官碳氮转运的影响 | 第80-88页 |
2.2.2 基于HDD对营养器官碳氮转运的定量分析 | 第88-89页 |
2.2.3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地上部分各器官碳氮比以及粒叶比的影响 | 第89-94页 |
2.2.4 基于HDD对成熟期籽粒碳氮比和粒叶比的定量分析 | 第94-95页 |
2.2.5 水稻碳氮比和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关系 | 第95-96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96-99页 |
3.1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各器官碳氮平衡的影响 | 第96-97页 |
3.2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源库关系的影响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103-113页 |
1 讨论 | 第103-108页 |
1.1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光合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103-106页 |
1.1.1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1.1.2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光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1.1.3 孕穗期高温对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1.2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碳氮平衡和源库关系的影响 | 第106-108页 |
1.2.1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各器官碳氮平衡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1.2.2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源库关系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 第108页 |
2.1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第108页 |
2.2 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108页 |
3 结论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