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时间观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2.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研究思路 | 第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6-17页 |
1.重点难点 | 第16页 |
2.创新点 | 第16-17页 |
一、马克思时间观的思想渊源 | 第17-25页 |
(一)亚里士多德的朴素时间观 | 第17-20页 |
1.亚里士多德时间观的内涵 | 第17-19页 |
2.亚里士多德时间观的素朴性 | 第19-20页 |
(二)康德的先验时间观 | 第20-22页 |
1.康德时间观的内涵 | 第20-21页 |
2.康德时间观的先验性 | 第21-22页 |
(三)黑格尔的辩证时间观 | 第22-25页 |
1.黑格尔时间观的内涵 | 第22-23页 |
2.黑格尔时间观的辩证性 | 第23-25页 |
二、马克思时间观的形成轨迹 | 第25-31页 |
(一)早期的时间观探析 | 第25-27页 |
1.马克思的感性时间观 | 第25-26页 |
2.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时间观 | 第26-27页 |
(二)成熟的时间观探析 | 第27-31页 |
1.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中人化的时间观 | 第28-29页 |
2.马克思经济学领域中的劳动时间观 | 第29-31页 |
三、马克思时间观的主要内容 | 第31-45页 |
(一)时间的概念 | 第31-32页 |
(二)时间的构成 | 第32-35页 |
1.资本主义前期时间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2.资本主义时期时间结构分析 | 第33-35页 |
3.共产主义时期时间结构分析 | 第35页 |
(三)时间的本质 | 第35-37页 |
1.时间是一个社会关系范畴 | 第35-36页 |
2.时间是人的本质的展现过程 | 第36-37页 |
3.时间是人类社会化的表征 | 第37页 |
(四)时间的特点 | 第37-41页 |
1.实践性 | 第37-39页 |
2.发展性 | 第39页 |
3.历史性 | 第39-40页 |
4.时空相互转化性 | 第40-41页 |
(五)时间的功能 | 第41-45页 |
1.延展人类空间 | 第41-42页 |
2.规范生产生活 | 第42-43页 |
3.展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43-45页 |
四、马克思时间观的当代价值 | 第45-52页 |
(一)理论价值 | 第45-46页 |
1.有助于对时间观的深化研究 | 第45页 |
2.有助于对马克思哲学的全面认识 | 第45-46页 |
3.有助于分析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 第46页 |
(二)实践价值 | 第46-52页 |
1.有助于节约时间促进社会进步 | 第46-47页 |
2.有助于消除时间观上的误区 | 第47-49页 |
3.有助于合理利用自由时间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