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欧洲哲学论文--中世纪哲学论文--教父哲学论文

奥古斯丁的幸福观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5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页
        1.选题背景第10页
        2.研究意义第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13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1.研究思路第13页
        2.研究方法第13-14页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14-15页
        1.重点难点第14页
        2.创新点第14-15页
一、奥古斯丁幸福观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第15-21页
    (一)奥古斯丁幸福观形成的社会背景第15-18页
        1.罗马帝国的衰落第15-16页
        2.奥古斯丁的家庭状况与生活经历第16-18页
    (二)奥古斯丁幸福观的思想渊源第18-21页
        1.早期基督教思想第18页
        2.斯多亚主义第18-19页
        3.新柏拉图主义第19-21页
二、奥古斯丁幸福观的主要内容第21-38页
    (一)奥古斯丁幸福观的基础——上帝存在第21-25页
        1.万物等级第21-23页
        2.世界秩序第23-24页
        3.记忆与光照第24-25页
    (二)奥古斯丁幸福观的核心——幸福就是拥有上帝第25-29页
        1.人生而有罪第25-26页
        2.事物何以使人渴望第26页
        3.拥有上帝第26-29页
    (三)通往幸福的道路——信、望、爱第29-38页
        1.救赎与恩典第29-30页
        2.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第30-32页
        3.信、望、爱第32-38页
三、奥古斯丁幸福观的理论评析第38-46页
    (一)奥古斯丁幸福观的基本特征第38-40页
        1.信仰主义第38页
        2.禁欲主义第38-39页
        3.神本主义第39页
        4.悲观主义第39-40页
    (二)奥古斯丁幸福观的历史地位第40-42页
        1.古希腊幸福思想向基督宗教幸福思想的过渡第40-41页
        2.否定传统幸福论,开启罪责伦理学第41-42页
    (三)奥古斯丁幸福观的影响和局限性第42-46页
        1.提供了排解现实苦难的宗教途径第42-43页
        2.影响了托马斯·阿奎那的双重幸福论第43-44页
        3.奥古斯丁幸福观的局限性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后记第50-5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子“淡”论思想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的时间观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