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三维重建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2 车辆碰撞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道路交通事故再现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4 课题来源 | 第19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事故现场三维数据采集与点云数据处理 | 第21-36页 |
2.1 三维点云数据采集 | 第21-22页 |
2.2 三维激光扫描仪数据预处理 | 第22-28页 |
2.2.1 点云数据降噪处理 | 第23-25页 |
2.2.2 点云数据精简处理 | 第25-28页 |
2.3 多站点云数据拼接技术 | 第28-33页 |
2.3.1 ICP点云拼接算法 | 第28-29页 |
2.3.2 基于3DHough变换的拼接球检测技术 | 第29-31页 |
2.3.3 基于多拼接球的三维点云数据拼接技术 | 第31-33页 |
2.4 三维数据图形渲染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碰撞车辆变形曲面法向量解算方法 | 第36-63页 |
3.1 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及改进 | 第36-42页 |
3.1.1 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简介 | 第36-38页 |
3.1.2 基于映射法的Delaunay剖分算法 | 第38-42页 |
3.2 三角剖分算法的优化对比分析 | 第42-55页 |
3.2.1 直接空间三角剖分与改进映射法的三角剖分结果对比 | 第42-47页 |
3.2.2 噪声点对剖分结果的影响分析 | 第47-52页 |
3.2.3 测量精度对剖分结果的影响分析 | 第52-53页 |
3.2.4 投影面选取对剖分结果的影响分析 | 第53-55页 |
3.3 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法向量高精度解算模型 | 第55-60页 |
3.3.1 三角面法向量及其空间位置的解算 | 第55-57页 |
3.3.2 三角形顶点法向量解算 | 第57-58页 |
3.3.3 变形曲面任意点空间法向量解算 | 第58-59页 |
3.3.4 测量误差对法向量解算的影响分析 | 第59-60页 |
3.4 实车事故中车辆碰撞变形曲面法向量解算结果 | 第60-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变形曲面法向量与车辆碰撞角度的关联分析 | 第63-77页 |
4.1 单刚度物体碰撞角度模型提出 | 第64-65页 |
4.2 变形曲面的法向量与碰撞角度的简易实验模型验证 | 第65-72页 |
4.2.1 简易碰撞实验设计 | 第65-66页 |
4.2.2 变形量求解与法向量解算 | 第66-71页 |
4.2.3 简易实验下的模型验证 | 第71-72页 |
4.3 典型案例应用分析 | 第72-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5章 车辆碰撞角度分析软件设计及实现 | 第77-84页 |
5.1 软件架构 | 第77-78页 |
5.2 软件功能 | 第78-8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6.1 总结 | 第84-85页 |
6.2 展望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第94-96页 |
附录 A 五菱微面车变形曲面法向量解算数据 | 第96-98页 |
附录 B 铝板碰撞前表面扫描点 | 第98-99页 |
附录 C 铝板碰撞后表面扫描点 | 第99-100页 |
附录 D 铝板碰撞点变形量解算数据 | 第100-101页 |
附录 E 铝板碰撞点法向量解算数据 | 第101-103页 |
附录 F 实车碰撞点扫描数据 | 第103-104页 |
附录 G 实车碰撞点变形量解算结果 | 第104-105页 |
附录 H 实车碰撞点法向量解算结果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