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7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调研的对象、覆盖范围及形式 | 第14页 |
1.4.3 分析数据形成调查报告 | 第14-16页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6-17页 |
1.5.1 本文的创新 | 第16页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16-17页 |
2.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2.1 普惠金融起源及内涵 | 第17-18页 |
2.2 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 | 第18-24页 |
2.2.1 初创阶段:福利主义色彩 | 第18-20页 |
2.2.2 发展阶段:实现财务可持续 | 第20-21页 |
2.2.3 综合化阶段: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 第21页 |
2.2.4 现代化阶段: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 第21-24页 |
3.伊犁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 | 第24-39页 |
3.1 问卷的设计及调研方法 | 第24-25页 |
3.1.1 问卷的设计 | 第24页 |
3.1.2 调研的对象、覆盖范围及形式 | 第24-25页 |
3.1.3 调研的基本内容 | 第25页 |
3.2 调研对象的基本状况 | 第25-30页 |
3.2.1 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3.2.2 主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 第27-28页 |
3.2.3 2016年居民的年平均总收入 | 第28-29页 |
3.2.4 居民收入来源 | 第29-30页 |
3.3 伊犁地区普惠金融供给现状 | 第30-32页 |
3.3.1 金融机构种类及数量 | 第30-31页 |
3.3.2 伊犁地区各县市金融机构分布情况 | 第31-32页 |
3.3.3 居民家庭上一年存款和其他投资总额 | 第32页 |
3.4 伊犁地区普惠金融需求现状 | 第32-36页 |
3.4.1 居民家庭借款意愿和借款情况 | 第32-34页 |
3.4.2 居民借款的用途 | 第34页 |
3.4.3 居民能够承担的利息 | 第34-35页 |
3.4.4 居民借款的来源分布 | 第35-36页 |
3.4.5 居民没有借到款的原因 | 第36页 |
3.5 伊犁地区居民对普惠金融服务的认识 | 第36-39页 |
3.5.1 居民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 | 第36页 |
3.5.2 居民获得金融知识的渠道 | 第36-37页 |
3.5.3 居民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 | 第37-39页 |
4.伊犁地区居民金融消费现状 | 第39-44页 |
4.1 伊犁地区居民金融产品消费种类 | 第39页 |
4.2 家庭存款与投资总额的具体情况 | 第39-40页 |
4.3 伊犁地区居民保险产品消费情况 | 第40-44页 |
4.3.1 寿险产品消费的情况 | 第40-41页 |
4.3.2 财产保险的消费情况 | 第41-42页 |
4.3.3 商业医疗保险消费的情况 | 第42页 |
4.3.4 农业保险消费情况 | 第42-44页 |
5.伊犁地区普惠金融对金融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4-51页 |
5.1 变量选取与模型介绍 | 第44页 |
5.1.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44页 |
5.1.2 模型设定 | 第44页 |
5.2 提出假设 | 第44-46页 |
5.3 数据指标的赋值和实证分析 | 第46-50页 |
5.3.1 对普惠金融指标数据的赋值 | 第46-48页 |
5.3.2 实证分析 | 第48-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6.加强伊犁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金融消费影响的对策建议 | 第51-54页 |
6.1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第51-52页 |
6.1.1 增设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及相关设备的数量 | 第51页 |
6.1.2 营造普惠金融发展环境,转变金融观念和意识 | 第51页 |
6.1.3 改善金融资源供给结构,提升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深度 | 第51-52页 |
6.2 金融创新 | 第52-54页 |
6.2.1 丰富金融产品种类 | 第52页 |
6.2.2 建立多层次金融体系 | 第52-53页 |
6.2.3 加强农村地区的信用档案建设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