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调研报告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导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贡献和不足 | 第13-14页 |
1.4.1 论文的贡献 | 第13页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13-14页 |
2 抚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现状 | 第14-19页 |
2.1 抚顺银行的基本概况 | 第14-15页 |
2.1.1 外部环境 | 第14页 |
2.1.2 抚顺银行概况 | 第14-15页 |
2.1.3 银行业务概况 | 第15页 |
2.2 抚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概况 | 第15-19页 |
2.2.1 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2.2.2 运作情况 | 第16页 |
2.2.3 产品的介绍 | 第16-19页 |
3 调研的设计 | 第19-23页 |
3.1 调研目的及指标的选取 | 第19-21页 |
3.1.1 调研目的 | 第19页 |
3.1.2 指标的选取 | 第19-21页 |
3.2 调查地点和调查对象 | 第21-22页 |
3.3 调研设计 | 第22-23页 |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2页 |
3.3.2 实地访谈方案设计 | 第22-23页 |
4 抚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调研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 第23-41页 |
4.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 第23-27页 |
4.1.1 年龄分布 | 第23-24页 |
4.1.2 受教育程度 | 第24-25页 |
4.1.3 职业分布 | 第25-26页 |
4.1.4 收入水平 | 第26-27页 |
4.2 被调查者购买理财产品的情况 | 第27-30页 |
4.2.1 购买理财产品的动机 | 第27-28页 |
4.2.2 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分布 | 第28页 |
4.2.3 影响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的因素 | 第28-30页 |
4.3 抚顺银行理财产品调研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 第30-41页 |
4.3.1 产品设计方面 | 第30-34页 |
4.3.2 产品的品牌宣传方面 | 第34-36页 |
4.3.3 产品的交易渠道方面 | 第36-38页 |
4.3.4 产品满意度方面 | 第38-41页 |
5 制约抚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 第41-46页 |
5.1 理财客户制约产品发展的因素 | 第41-42页 |
5.1.1 缺乏理财相关知识 | 第41页 |
5.1.2 购买理财产品的意愿不强烈 | 第41页 |
5.1.3 对理财产品的认识存在误区 | 第41-42页 |
5.2 抚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 | 第42-46页 |
5.2.1 产品的设计问题 | 第42-43页 |
5.2.2 产品的品牌宣传问题 | 第43-44页 |
5.2.3 产品的交易渠道问题 | 第44页 |
5.2.4 产品满意度的问题 | 第44-46页 |
6 促进抚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6-50页 |
6.1 对个人理财产品设计的建议 | 第46-47页 |
6.1.1 理财产品基本设置的改进 | 第46页 |
6.1.2 划分客户层次 | 第46-47页 |
6.1.3 加强推出净值型理财产品 | 第47页 |
6.2 对个人理财产品品牌宣传的建议 | 第47-48页 |
6.2.1 加强银行理财产品的品牌建设 | 第47页 |
6.2.2 进行更深入的宣传 | 第47-48页 |
6.3 对个人理财产品交易渠道的建议 | 第48页 |
6.3.1 对营业网点进行调整 | 第48页 |
6.3.2 加快现代化交易渠道的建设 | 第48页 |
6.4 提高个人理财产品服务质量的建议 | 第48-50页 |
6.4.1 引进理财专业人才,定期办理培训 | 第48-49页 |
6.4.2 开展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