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SB3.0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1.1 常用的高速接口概要 | 第10-11页 |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 1.2.1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2 USB应用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 1.3.1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系统方案分析 | 第15-21页 |
| 2.1 图像处理相关知识 | 第15-16页 |
| 2.2 视频显示格式介绍 | 第16-18页 |
| 2.3 USB3.0的基本特性 | 第18-19页 |
| 2.4 系统可行性分析 | 第19-2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视频传输系统硬件设计 | 第21-40页 |
| 3.1 视频传输系统硬件设计 | 第21-33页 |
| 3.1.1 关键器件选型 | 第22-23页 |
| 3.1.2 电源设计 | 第23-25页 |
| 3.1.3 FPGA下载和FLASH电路 | 第25-26页 |
| 3.1.4 SDRAM模块 | 第26-28页 |
| 3.1.5 DVI采集模块 | 第28-31页 |
| 3.1.6 DVI输出接口 | 第31-33页 |
| 3.2 USB3.0硬件设计 | 第33-38页 |
| 3.2.1 接口模式选择 | 第33-34页 |
| 3.2.2 固件下载方式的选择 | 第34-35页 |
| 3.2.3 时钟和复位电路 | 第35-37页 |
| 3.2.4 USB3.0接口 | 第37页 |
| 3.2.5 USB配置电路 | 第37-38页 |
| 3.3 PCB设计 | 第38-39页 |
| 3.3.1 PCB关键技术 | 第38-3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系统关键技术 | 第40-54页 |
| 4.1 系统工作流程 | 第40-41页 |
| 4.2 视频格式识别和编码模块 | 第41-42页 |
| 4.3 SDRAM控制状态机 | 第42-45页 |
| 4.4 USB3.0固件设计 | 第45-49页 |
| 4.4.1 固件的运行流程 | 第45-47页 |
| 4.4.2 GPIF Ⅱ接口设计 | 第47-48页 |
| 4.4.3 DMA配置 | 第48-49页 |
| 4.5 视频显示界面设计 | 第49-53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54-64页 |
| 5.1 硬件电路调试 | 第54-55页 |
| 5.2 USB3.0功能调试和性能指标 | 第55-59页 |
| 5.2.1 串流IN传输 | 第55-56页 |
| 5.2.2 EEPROM和SPI调试 | 第56-58页 |
| 5.2.3 Slave FIFO通信 | 第58-59页 |
| 5.3 SDRAM调试 | 第59-60页 |
| 5.4 DVI采集和输出模块调试 | 第60-61页 |
| 5.5 系统联调 | 第61-63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6页 |
| 1 总结 | 第64-65页 |
| 2 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