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天门九真初级中学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0-1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2. 访谈法 | 第15页 |
3. 案例分析法 | 第15-16页 |
二、农村初中学困生现状分析 | 第16-27页 |
(一) “学困生”概述 | 第16-17页 |
(二) 农村初中“学困生”类型 | 第17-20页 |
1. 家庭贫困型 | 第18页 |
2. 教育不当型 | 第18-19页 |
3. 心理偏差型 | 第19-20页 |
4. 不良习惯型 | 第20页 |
(三) 农村初中“学困生”特征 | 第20-22页 |
1. 农村初中“学困生”心理特征 | 第20-21页 |
2.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思维特征 | 第21-22页 |
(四) 农村初中“学困生”成因分析 | 第22-27页 |
1. 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 第22-23页 |
2. 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 | 第23-24页 |
3. 家庭价值观念的影响 | 第24-25页 |
4. 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 第25页 |
5. 自身价值观念的影响 | 第25-27页 |
三、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对策研究 | 第27-34页 |
(一) 建立健全育人体制,落实素质教育 | 第27页 |
(二) 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推动农村教育发展 | 第27-28页 |
1. 均衡教学资源 | 第28页 |
2. 完善师资力量 | 第28页 |
3. 落实教学评价体系 | 第28页 |
(三) 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 第28-30页 |
1. 学校环境 | 第29页 |
2. 家庭环境 | 第29页 |
3. 社会环境 | 第29-30页 |
(四)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健康成长 | 第30-31页 |
1. 鼓励评价 | 第30页 |
2. 改善师生关系 | 第30-31页 |
(五)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 第31页 |
(六) 探索“学困生”教学思路,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 第31-34页 |
1. 转变教学方式 | 第32页 |
2. 实行循序递进的教学模式 | 第32-33页 |
3. 重视“学困生”的扬长教育 | 第33-34页 |
四、“学困生”转化实践案例分析 | 第34-38页 |
(一) 案例分析 | 第34-36页 |
1. 案例一——留守学生康康 | 第34-35页 |
2. 案例二——溺爱孩子小伟 | 第35-36页 |
(二) “学困生”转化分析 | 第36-38页 |
1. 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 第36-37页 |
2. 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 第37页 |
3.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1 | 第43-47页 |
附录2 | 第47-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