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3.1 科技型小微企业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3 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2-34页 |
2.1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2.2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现状 | 第23-26页 |
2.2.1 政策性金融支持现状 | 第23-24页 |
2.2.2 商业性金融支持现状 | 第24-26页 |
2.3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的存在问题 | 第26-30页 |
2.3.1 银行信贷不适配 | 第27-28页 |
2.3.2 民间融资不规范 | 第28页 |
2.3.3 风险投资发展慢 | 第28页 |
2.3.4 直接融资门槛高 | 第28-29页 |
2.3.5 政策性金融统筹弱 | 第29-30页 |
2.4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2.4.1 银行风险偏好低 | 第31-32页 |
2.4.2 资本市场欠发达 | 第32-33页 |
2.4.3 政策性金融体系不完善 | 第33页 |
2.4.4 信用体系有待建设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国外经验借鉴 | 第34-40页 |
3.1 科技性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发达国家经验 | 第34-38页 |
3.1.1 市场主导的美国经验 | 第34-36页 |
3.1.2 银行主导的日本经验 | 第36-37页 |
3.1.3 政府主导的韩国经验 | 第37-38页 |
3.2 科技性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国外经验启示 | 第38-40页 |
3.2.1 建立科技型小微企业局 | 第38页 |
3.2.2 成立政策性信用担保 | 第38-39页 |
3.2.3 规范互联网金融支持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创新模式构建 | 第40-54页 |
4.1 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支持模式相结合 | 第40-46页 |
4.1.1 政策性金融支持创新模式 | 第40-41页 |
4.1.2 商业性金融支持创新模式 | 第41-46页 |
4.2 基于生命周期的动态金融支持创新模式 | 第46-50页 |
4.2.1 初创期金融支持模式 | 第47-48页 |
4.2.2 成长期金融支持模式 | 第48-49页 |
4.2.3 成熟期金融支持模式 | 第49页 |
4.2.4 衰退期金融支持模式 | 第49-50页 |
4.3 五方联动动态金融支持创新模式构建 | 第50-54页 |
第五章 五方联动创新模式案例应用 | 第54-65页 |
5.1 无锡市政府的创新 | 第54-57页 |
5.1.1 无锡市引导基金资金安排情况 | 第55页 |
5.1.2 无锡市引导基金基金运行情况 | 第55-57页 |
5.2 浦发银行的创新 | 第57-63页 |
5.2.1 科技金融中心,股债贷一体化 | 第58-61页 |
5.2.2 专业科技支行,独立专营模式 | 第61-62页 |
5.2.3 借助政府平台,解决风补痛点 | 第62-63页 |
5.2.4 构建多方合作,风险有效缓释 | 第63页 |
5.3 五方联动案例应用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5-70页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5-67页 |
6.2 改进的主要建议 | 第67-69页 |
6.2.1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改善金融支持环境 | 第67-68页 |
6.2.2 风险与收益相对应,权利和义务相匹配 | 第68页 |
6.2.3 多方资源再整合,金融支持无止境 | 第68-69页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9-70页 |
6.3.1 研究的不足 | 第69页 |
6.3.2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