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马克思幸福观视域下的中国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4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选题背景第8页
        2、选题意义第8-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3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9-12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研究方案第13-14页
        1、研究思路第13页
        2、研究方法第13-14页
        3、创新点第14页
一、马克思幸福观概述第14-23页
    (一)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过程第14-16页
        1、马克思以前的幸福思想第14-15页
        2、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第15-16页
    (二)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内容第16-20页
        1、人民是实现幸福的主体第17页
        2、人的需要是幸福的驱动力量第17-18页
        3、实践是幸福的源泉和实现途径第18-20页
    (三)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特征第20-23页
        1、阶级性第20-21页
        2、科学性第21-22页
        3、革命性第22页
        4、世界历史性第22-23页
二、马克思幸福观视域下的中国梦解读第23-34页
    (一)中国梦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第23-25页
        1、中国梦的提出第23-24页
        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第24-25页
    (二)马克思幸福观视域下中国梦的理论基础第25-29页
        1、现实世界的人是中国梦的出发点第25-26页
        2、满足人的需要是中国梦的内在要求第26-27页
        3、集体主义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追求第27-28页
        4、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梦的价值指向第28-29页
    (三)马克思幸福观视域下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标第29-31页
        1、实现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根本目标第29-30页
        2、国家富强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基本前提第30页
        3、民族振兴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第30-31页
    (四)马克思幸福观视域下实现中国梦面临的现实困境第31-34页
        1、人民主体性重视不足第31-32页
        2、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第32-33页
        3、基层中国梦认知片面化第33页
        4、部分领导干部空谈不作为第33-34页
三、马克思幸福观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第34-41页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34-35页
        1、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第34-35页
        2、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第35页
    (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第35-37页
        1、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36页
        2、创新社会治理第36-37页
    (三)树立正确幸福观,科学理解中国梦第37-39页
        1、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第37-38页
        2、科学理解中国梦第38-39页
    (四)弘扬真抓实干,积极投身幸福实践第39-41页
        1、弘扬和鼓励真抓实干第39-40页
        2、积极投身于幸福实践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后记第44-4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屈原人格美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启示
下一篇:民办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研究--以山东部分民办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