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54页 |
1.1 核酸扩增技术 | 第13-17页 |
1.2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 | 第17-20页 |
1.3 信使RNA概述 | 第20-32页 |
1.3.1 真核生物mRNA加工 | 第21-26页 |
1.3.2 mRNA结构 | 第26-27页 |
1.3.3 mRNA研究进展 | 第27-32页 |
1.4 microRNA概述 | 第32-49页 |
1.4.1 miRNA形成机制 | 第32-34页 |
1.4.2 miRNA调控机理 | 第34-35页 |
1.4.3 miRNA生物学功能 | 第35-37页 |
1.4.4 miRNA研究方法 | 第37-49页 |
1.5 高通量测序技术 | 第49-51页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51-54页 |
第2章 基于无酶催化DNA分子马达技术的多重miRNA分析 | 第54-66页 |
2.1 引言 | 第54-5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55-56页 |
2.2.2 实验过程 | 第56-5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3页 |
2.3.1 基于无酶催化DNA分子马达技术的多重miRNA分析原理图 | 第57-58页 |
2.3.2 FAM,Cy3和ROX的光谱研究 | 第58-59页 |
2.3.3 实验条件优化 | 第59-60页 |
2.3.4 检测miRNA的灵敏度及特异性 | 第60-62页 |
2.3.5 miRNA的多重检测 | 第62-6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第3章 基于连接反应结合聚合酶克隆技术数字化检测单细胞中miRNA | 第66-80页 |
3.1 引言 | 第66-6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7-80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67-69页 |
3.2.2 实验过程 | 第69-71页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71-78页 |
3.2.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4章 基于连接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miRNA | 第80-92页 |
4.1 引言 | 第80-8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1-83页 |
4.2.1 仪器和试剂 | 第81-82页 |
4.2.2 细胞培养及总RNA的提取 | 第82-83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8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3-90页 |
4.3.1 基于连接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miRNA的原理 | 第83-84页 |
4.3.2 反应体系条件优化 | 第84-86页 |
4.3.3 miRNA分析的灵敏度及线性范围 | 第86-87页 |
4.3.4 miRNA分析的特异性 | 第87-88页 |
4.3.5 miRNA分析的实用性 | 第88-89页 |
4.3.6 癌细胞中miRNA含量测定 | 第89-9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5章 基于连接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mRNA | 第92-100页 |
5.1 引言 | 第9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2-94页 |
5.2.1 试剂与仪器 | 第92-94页 |
5.2.2 细胞培养及总RNA的提取 | 第94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9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4-99页 |
5.3.1 基于连接反应结合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mRNA分析原理 | 第94-96页 |
5.3.2 mRNA分析的灵敏度及线性范围 | 第96-97页 |
5.3.3 方法对单碱基差异分辨能力考察 | 第97-98页 |
5.3.4 癌细胞中mRNA表达量分析 | 第98-9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结论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30页 |
致谢 | 第130-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