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1.1 导弹简介 | 第12-13页 |
| 1.2 高功率微波武器简介 | 第13-16页 |
| 1.2.1 高功率微波武器定义 | 第13页 |
| 1.2.2 高功率微波武器分类 | 第13-15页 |
| 1.2.3 高功率微波的杀伤机理 | 第15页 |
| 1.2.4 高功率微波武器的优势 | 第15-16页 |
| 1.3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1.5 本文的工作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1-22页 |
| 第2章 HPM对复合制导雷达毁伤效应建模研究 | 第22-35页 |
| 2.1 主被动接收机信号融合模型 | 第22-27页 |
| 2.1.1 主被动雷达整体工作流程 | 第22-25页 |
| 2.1.2 复合探测 | 第25页 |
| 2.1.3 融合跟踪 | 第25-26页 |
| 2.1.4 融合识别 | 第26-27页 |
| 2.2 HPM毁伤效应的暗室辐照测量试验 | 第27-29页 |
| 2.2.1 HPM对主动雷达的毁伤效应试验 | 第27-28页 |
| 2.2.2 HPM对被动雷达接收机的毁伤效应试验 | 第28-29页 |
| 2.3 HPM对主动雷达的毁伤效应建模 | 第29-34页 |
| 2.3.1 HPM对某典型雷达的毁伤数据 | 第29-31页 |
| 2.3.2 多项式回归数据拟合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31页 |
| 2.3.3 HPM对某典型雷达测角偏差的毁伤效应模型 | 第31-33页 |
| 2.3.4 HPM对某典型雷达测角精度的毁伤效应模型 | 第33页 |
| 2.3.5 HPM对某典型雷达检测性能的毁伤效应模型 | 第33-34页 |
| 2.4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HPM对制导导弹毁伤效能的等效测试方法 | 第35-42页 |
| 3.1 等效测试与评估 | 第35-36页 |
| 3.2 问题描述及场景的设定 | 第36-41页 |
| 3.2.1 仿真试验流程 | 第39-40页 |
| 3.2.2 试验场景设计 | 第40-41页 |
| 3.3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HPM对雷达复合制导毁伤效能动态评估 | 第42-53页 |
| 4.1 截获标志曲线图 | 第42-43页 |
| 4.2 弹目相对距离截获计数 | 第43-48页 |
| 4.3 截获时间比例统计 | 第48-49页 |
| 4.4 小结 | 第49-53页 |
| 第5章 HPM毁伤效能的综合评估 | 第53-64页 |
| 5.1 雷达制导导弹脱靶量的分析 | 第53-57页 |
| 5.1.1 影响脱靶量因素分析 | 第53-55页 |
| 5.1.2 HPM脱靶量参数模型估计 | 第55-57页 |
| 5.2 检测概率下降对雷达制导导弹的命中概率影响 | 第57-60页 |
| 5.3 HPM对雷达复合制导毁伤效应的定量分析 | 第60-63页 |
| 5.4 小结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附录A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