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1 招警联考制度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警务技能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 招警联考制度与警务技能 | 第16-23页 |
2.1 招警联考制度相关定义概述 | 第16-18页 |
2.1.1 招警联考的内容 | 第16页 |
2.1.2 招警联考的方式 | 第16-17页 |
2.1.3 招警联考中的警务技能要求 | 第17-18页 |
2.2 警务技能能力的形成机理与效应 | 第18-20页 |
2.2.1 警务技能能力的形成机理 | 第18-19页 |
2.2.2 警务技能能力的效应 | 第19-20页 |
2.3 影响警务技能能力的因素 | 第20-22页 |
2.3.1 个人因素 | 第20-21页 |
2.3.2 警务环境因素 | 第21页 |
2.3.3 方法和策略的因素 | 第21页 |
2.3.4 教学水平的因素 | 第21-22页 |
2.4 公安院校警务技能相关课程开设情况 | 第22-23页 |
3 招警联考制度下公安院校警务技能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23-39页 |
3.1 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23-26页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3页 |
3.1.2 调查方法 | 第23-24页 |
3.1.3 数据有效度的检验 | 第24-26页 |
3.2 问卷结果分析 | 第26-39页 |
3.2.1 学习积极性的调查 | 第26-29页 |
3.2.2 学习意识的调查 | 第29-31页 |
3.2.3 学习表现的调查 | 第31-34页 |
3.2.4 教学实际情况的调查 | 第34-36页 |
3.2.5 教学方法的调查 | 第36-39页 |
4 招警联考制度下警务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 第39-49页 |
4.1 警务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4.1.1 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 第39-40页 |
4.1.2 课程设置不合理 | 第40-41页 |
4.1.3 教学评价单一 | 第41页 |
4.2 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45页 |
4.2.1 学校方面的原因 | 第41-42页 |
4.2.2 教师方面的原因 | 第42-44页 |
4.2.3 学员自身的原因 | 第44-45页 |
4.3 招警联考制度下警务技能教学的对策分析 | 第45-49页 |
4.3.1 深刻认识招警联考本质,明确教学目标 | 第45-46页 |
4.3.2 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 | 第46页 |
4.3.3 实施阶段性考核与技能分层教学 | 第46-48页 |
4.3.4 加强警务技能教师队伍建设 | 第48-49页 |
5 招警联考制度下对警务技能课程的教学设计 | 第49-55页 |
5.1 教学目标的设计 | 第49-50页 |
5.1.1 技能能力的培养 | 第49页 |
5.1.2 战术意识的培养 | 第49-50页 |
5.1.3 实战能力的培养 | 第50页 |
5.2 课程总体设计 | 第50-55页 |
5.2.1 课程定位 | 第50-51页 |
5.2.2 课程设计 | 第51-52页 |
5.2.3 课程总目标 | 第52-54页 |
5.2.4 课程整体模块设计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A 招警联考制度下公安院校警务技能学习调查问卷 | 第58-61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