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重组氧化还原酶体系及其催化不对称还原潜手性羰基化合物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手性概述第9页
   ·生物法制备手性化合物概述第9-12页
     ·氧化还原酶第10-11页
     ·氧化还原酶制备手性醇类化合物第11-12页
   ·生物法制备芳基手性醇及手性β-羟基酯概述第12-14页
     ·生物法制备芳基手性醇第12页
     ·生物法制备手性β-羟基酯第12-14页
   ·氧化还原酶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化合物中的关键问题第14-16页
     ·辅酶循环第14-15页
     ·催化剂类型第15页
     ·重组工程菌催化不对称合成第15-16页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6-18页
     ·立题意义第16页
     ·研究具体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6页
   ·实验材料第18-20页
     ·菌株及质粒第18-19页
     ·实验试剂第19页
     ·实验仪器第19-20页
     ·培养基第20页
   ·实验方法第20-26页
     ·氧化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第20-22页
     ·重组大肠杆菌粗酶体系不对称催化反应第22-25页
     ·粗酶体系不对称催化还原COBE第25-26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26-44页
   ·立体选择性氧化还原酶工具箱的构建第26-29页
     ·IPTG诱导温度对酶活的影响第27页
     ·IPTG诱导浓度对酶活的影响第27-28页
     ·重组氧化还原酶的SDS-PAGE检测第28-29页
   ·氧化还原酶催化潜手性羰基化合物第29-32页
     ·重组大肠杆菌不对称催化还原2-羟基苯乙酮第29-30页
     ·重组大肠杆菌不对称催化还原苯乙酮第30-31页
     ·重组大肠杆菌不对称催化还原COBE第31-32页
   ·粗酶不对称催化体系的构建第32-41页
     ·粗酶体系辅酶循环系统的构建第32-33页
     ·粗酶体系中NADPH再生的检测第33-34页
     ·辅助底物对粗酶体系转化反应的影响第34-35页
     ·辅酶浓度对粗酶体系转化反应的影响第35-36页
     ·反应温度对粗酶体系转化反应的影响第36页
     ·底物浓度对粗酶体系转化反应的影响第36-37页
     ·粗酶两相催化体系的构建第37-38页
     ·有机溶剂比例对粗酶两相体系转化反应的影响第38-39页
     ·底物浓度对粗酶两相体系转化反应的影响第39-40页
     ·粗酶两相体系催化多种潜手性羰基化合物第40-41页
   ·粗酶体系不对称催化COBE第41-44页
     ·不对称催化还原COBE菌株的筛选第41-42页
     ·底物浓度对CR2、S1粗酶体系催化还原COBE的影响第42页
     ·粗酶酶浓度对CR2、S1粗酶体系催化还原COBE的影响第42-43页
     ·时间对CR2、S1粗酶体系催化还原COBE的影响第43-44页
主要结论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酶法转化合成2-氧-α-D-吡喃葡萄糖基抗坏血酸
下一篇:超声波辅助酶解谷朊粉制备抗氧化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