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分析框架下N公司财务诊断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综述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页 |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 第18-24页 |
2.1 财务诊断理论概述 | 第18-20页 |
2.1.1 财务诊断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财务诊断的内容 | 第18-19页 |
2.1.3 财务诊断的方法 | 第19-20页 |
2.2 哈佛分析框架理论概述 | 第20-23页 |
2.2.1 哈佛分析框架的概念 | 第20-21页 |
2.2.2 哈佛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哈佛分析框架的优势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N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24-28页 |
3.1 公司概况 | 第24页 |
3.2 公司主要业务 | 第24-25页 |
3.3 公司的业务经营情况 | 第25-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哈佛分析框架下的财务诊断 | 第28-59页 |
4.1 公司战略分析 | 第28-33页 |
4.1.1 企业PEST分析 | 第28-29页 |
4.1.2 公司波特竞争力分析 | 第29-31页 |
4.1.3 企业SWOT分析 | 第31-32页 |
4.1.4 战略分析小结 | 第32-33页 |
4.2 公司会计分析 | 第33-40页 |
4.2.1 识别关键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 第33页 |
4.2.2 分析关键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 第33-39页 |
4.2.3 会计分析小结 | 第39-40页 |
4.3 公司财务分析 | 第40-55页 |
4.3.1 资产负债表分析 | 第40-45页 |
4.3.2 利润表分析 | 第45-47页 |
4.3.3 现金流量表分析 | 第47-49页 |
4.3.4 比率分析 | 第49-54页 |
4.3.5 财务分析小结 | 第54-55页 |
4.4 前景分析 | 第55-58页 |
4.4.1 面临的机遇和困难 | 第55-56页 |
4.4.2 公司风险预测 | 第56-58页 |
4.4.3 公司前景预测 | 第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诊断结果与对策建议 | 第59-64页 |
5.1 N公司优点评价 | 第59-60页 |
5.1.1 公司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明显 | 第59页 |
5.1.2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能力较好 | 第59页 |
5.1.3 公司经营盈利能力水平较高 | 第59页 |
5.1.4 公司是政府扶持的重点对象 | 第59-60页 |
5.2 N公司存在的问题 | 第60-61页 |
5.2.1 公司资产营运能力不强 | 第60页 |
5.2.2 公司资产负债率偏高 | 第60页 |
5.2.3 公司经营盈利质量较差 | 第60页 |
5.2.4 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不佳 | 第60-61页 |
5.2.5 公司对财政补贴依赖性强 | 第61页 |
5.3 对策建议 | 第61-63页 |
5.3.1 占领技术高地,优化战略设计 | 第61-62页 |
5.3.2 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 | 第62页 |
5.3.3 提高盈利质量,转变扶持导向 | 第62页 |
5.3.4 监控财务红线,加强财务管理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本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6.1 本文不足 | 第6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1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