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沥青老化及基于组分调和的再生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1.2.1 沥青老化的组分变化第12-13页
        1.2.2 沥青老化的化学变化第13-17页
        1.2.3 废旧沥青路面再生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4 沥青再生剂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9-2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1页
        1.3.2 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2章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第23-32页
    2.1 原材料第23-26页
        2.1.1 沥青第23页
        2.1.2 再生剂第23-25页
        2.1.3 化学试剂第25-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32页
        2.2.1 老化沥青的制备第26-29页
        2.2.2 再生沥青的组分调和第29-30页
        2.2.3 沥青的老化模拟第30-31页
        2.2.4 沥青的性能测试第31-32页
第3章 基于组分分析的老化机制第32-47页
    3.1 沥青的物理老化第32-37页
        3.1.1 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第32-33页
        3.1.2 沥青轻质组分的测定第33-37页
    3.2 沥青的化学老化第37-45页
        3.2.1 四组分及红外分析法第37-40页
        3.2.2 四组分结果分析第40-41页
        3.2.3 红外结果分析第41-45页
    3.3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有机基团对老化沥青物理性能的再生规律第47-59页
    4.1 有机基团对针入度与软化点的再生第47-55页
        4.1.1 软化点第47-51页
        4.1.2 针入度第51-55页
    4.2 有机基团对粘度的再生第55-58页
    4.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有机基团对老化沥青流变学性能的再生规律第59-70页
    5.1 对低温流变性能的再生规律第59-64页
        5.1.1 TFOT老化沥青再生前后对比第59-61页
        5.1.2 PAV老化沥青再生前后对比第61-63页
        5.1.3 UV老化沥青再生前后对比第63-64页
    5.2 对高温流变性能的再生规律第64-69页
        5.2.1 TFOT老化沥青再生前后对比第65-66页
        5.2.2 PAV老化沥青再生前后对比第66-68页
        5.2.3 UV老化沥青再生前后对比第68-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70-72页
    6.1 主要结论第70-71页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文化、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塑料制品企业员工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