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0-12页 |
| 三、本选题的创新性 | 第12页 |
| 四、本选题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现状调查 | 第13-20页 |
| 一、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当前高年级作文教学评改情况 | 第13-14页 |
|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 | 第14-15页 |
| (一) 调查的原则与问卷设计 | 第14-15页 |
| (二) 调查过程 | 第15页 |
| 三、问卷调查数据 | 第15-17页 |
| (一) 对教师开展问卷调查的数据 | 第15-16页 |
| (二) 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的数据 | 第16-17页 |
| 四、问卷分析 | 第17-20页 |
| (一) 教师评改教学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 第17-18页 |
| (二) 学生评改教学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0-28页 |
| 一、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4页 |
| (一) 修改过程依靠老师的思路 | 第20-21页 |
| (二) 学生自我评改与互相评改的态度和能力欠缺 | 第21页 |
| (三) 评改泛泛而谈,缺乏实效性 | 第21-22页 |
| (四) 只评文,不评人 | 第22-23页 |
| (五) 学生普遍具有不利于作文学习的一些特点 | 第23页 |
| (六) 现有城市发展阶段带来的负面效应 | 第23-24页 |
| 二、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4-28页 |
| (一) 写作评价和作文指导脱节 | 第24页 |
| (二) 学生缺少写作实践的经验 | 第24-25页 |
| (三) 缺乏生活化作文的情境 | 第25-26页 |
| (四) 学生特点原因 | 第26页 |
| (五) 城市发展阶段原因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改进策略 | 第28-37页 |
| 一、融合读写结合,建构评价标准 | 第28-30页 |
| 二、融合指导练笔,试用评价标准 | 第30-31页 |
| 三、融合自主作文,完善评价标准 | 第31-32页 |
| 四、融合作文修改,巧用评价标准 | 第32-35页 |
| (一) 学生自评 | 第33页 |
| (二) 学生互评 | 第33-34页 |
| (三) 教师评改 | 第34-35页 |
| 五、根据学生特点采取相应的评改方式 | 第35-36页 |
| 六、根据城市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评改方式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改进效果 | 第37-39页 |
| 一、有效促进语文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 第37页 |
| 二、显著推动高年级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 第37-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 附录 | 第41-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