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一)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奠定基础 | 第11-12页 |
(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及成绩 | 第12-13页 |
(三)作业批改是高中数学教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手段 | 第13-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6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二)理论框架 | 第18-21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21-27页 |
(一)国外对作业批改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22-24页 |
(二)国内对作业批改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24-27页 |
第二章 高中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现状调查 | 第27-35页 |
一、调查对象 | 第27页 |
二、调查方法 | 第27-28页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27-28页 |
(二)访谈法 | 第28页 |
三、调查工具 | 第28-29页 |
(一)学生调查问卷 | 第28-29页 |
(二)教师及学生的访谈提纲 | 第29页 |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一)高中数学教师采用全批全改的批改方式,批改形式较为单一 | 第29-31页 |
(二)高中生对数学教师批改方式有更高期望,需要具体评价信息 | 第31-35页 |
第三章 归因式作业批改的干预实验 | 第35-55页 |
一、实验目标 | 第35-36页 |
二、实验假设 | 第36-37页 |
(一)归因式作业批改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态度具有正向影响 | 第36页 |
(二)归因式作业批改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具有正向影响 | 第36-37页 |
三、实验方法 | 第37-42页 |
(一)实验对象 | 第37-38页 |
(二)实验工具 | 第38-39页 |
(三)实验过程 | 第39-41页 |
(四)数据分析模型 | 第41-42页 |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55页 |
(一)归因式作业批改方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 第42-45页 |
(二)归因式作业批改方式对不同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有所差异 | 第45-5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61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一)数学教师现有的作业批改方式阻滞了教学反馈机制的完整实现 | 第55-56页 |
(二)归因式作业批改方式可以显著改善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和成绩 | 第56页 |
二、教学建议 | 第56-61页 |
(一)在作业批改主体方面,应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评与互评为主的批改方式 | 第56-57页 |
(二)在作业批改手段方面,应利用信息技术,形成家长监督下的书面与电子批改结合的批改方式 | 第57-58页 |
(三)在作业批改语言方面,应丰富评阅语言,创设基于学生个性特征的符号文字互补型批改方式 | 第58-59页 |
(四)在作业批改流程方面,应督促学生纠错,催生多轮批改机制下的互动型教学反馈的批改方式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A 高中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现状调查问卷 | 第65-69页 |
附录B 高中生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现状访谈提纲 | 第69-71页 |
附录C 高中数学教师作业批改方式的现状访谈提纲 | 第71-73页 |
附录D 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的测评量表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