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一)函数内容是高中数学中知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 第13-14页 |
(二)函数学习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学习中的地位及作用 | 第14页 |
(三)高一学生函数学习过程中存在不适应现象 | 第14-15页 |
二、研究问题与目标 | 第15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5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5-16页 |
四、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一)非智力因素理论 | 第16-17页 |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三)性别差异心理学论 | 第18页 |
五、核心概念 | 第18-21页 |
(一)高一学生 | 第18页 |
(二)函数 | 第18-19页 |
(三)学习成绩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1-31页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第21-25页 |
(一)函数学习课程标准研究 | 第22页 |
(二)函数教材内容研究 | 第22-23页 |
(三)函数教学研究 | 第23-24页 |
(四)学生函数学习研究 | 第24-25页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25-28页 |
(一)函数概念学习研究 | 第26-27页 |
(二)函数教学内容安排研究 | 第27页 |
(三)函数教师教学研究 | 第27-28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31-40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3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一)文献法 | 第31-32页 |
(二)调查法 | 第32页 |
(三)访谈法 | 第32页 |
三、研究工具 | 第32-37页 |
(一)问卷的编制 | 第32-36页 |
(二)问卷的信效度及其指标的检验 | 第36-37页 |
四、研究对象 | 第37-40页 |
(一)基本情况 | 第37-38页 |
(二)学生的人口学状况描述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数据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0-58页 |
一、学习时间投入 | 第40-43页 |
(一)课外学习时间投入 | 第40-41页 |
(二)有效投入时间 | 第41-42页 |
(三)自主学习时间的活动安排 | 第42-43页 |
二、学习习惯 | 第43-45页 |
(一)学习的主动性 | 第44页 |
(二)学习的互动性 | 第44-45页 |
三、学习心理 | 第45-52页 |
(一)学习兴趣 | 第45-48页 |
(二)学习焦虑 | 第48-49页 |
(三)学习毅力 | 第49-52页 |
四、学习适应 | 第52-53页 |
(一)课程内容与进度的适应性 | 第52-53页 |
(二)教与学方式的适应性 | 第53页 |
五、分析与讨论 | 第53-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6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一)高一学生函数学习的适应性较好,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 第58页 |
(二)合理的学习时间投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 | 第58-59页 |
(三)主动学习与互动学习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 | 第59页 |
(四)不同学习心理的状态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影响 | 第59页 |
二、策略建议 | 第59-66页 |
(一)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 第59-61页 |
1.改变学习方法,适应高中数学课程特征 | 第59-60页 |
2.提升时间管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 第60页 |
3.提升学习主动性,培养正确的合作意识 | 第60-61页 |
(二)提升学生的心理自我调整能力 | 第61-63页 |
1.强化学习成就感,建立学习信心 | 第61-62页 |
2.提升抗挫能力,适应高中学习环境 | 第62页 |
3.减缓过度焦虑,促进自我调整 | 第62-63页 |
(三)注重教师、学生、家长的互动与合作 | 第63-66页 |
1.强化家校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 第63页 |
2.调试师生教与学的适应度 | 第63-64页 |
3.提升学生与家长、教师沟通交流的主动性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著作类 | 第66-67页 |
期刊类 | 第67-69页 |
学位论文类 | 第69页 |
外文类 | 第69-72页 |
附录A | 第72-78页 |
附录B | 第78-88页 |
附录C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