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开封市Q县三所小学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20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进一步提高了口语交际的地位 | 第10页 |
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第10-11页 |
3.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水平普遍较低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理论意义 | 第11页 |
2.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2.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口语交际 | 第16-17页 |
2.口语交际教学 | 第17页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20页 |
1.研究思路 | 第17页 |
2.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概述 | 第20-26页 |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解读 | 第20-21页 |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1.语用学理论 | 第21-22页 |
2.情景认识理论 | 第22-23页 |
3.语言编码理论 | 第23页 |
(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特点 | 第23-24页 |
1.情境性 | 第23页 |
2.互动性 | 第23-24页 |
3.灵活性 | 第24页 |
4.实用性 | 第24页 |
(四)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特殊性 | 第24-26页 |
二、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 | 第26-40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6页 |
(二)调查过程 | 第26-28页 |
1.调查对象 | 第26-27页 |
2.问卷设计与访谈提纲 | 第27-28页 |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28-40页 |
1.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认识调查 | 第28-32页 |
2.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情况调查 | 第32-37页 |
3.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期望调查 | 第37-40页 |
三、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0-50页 |
(一)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问题总结 | 第40-44页 |
1.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地位趋于边缘化 | 第40-41页 |
2.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设计不足 | 第41页 |
3.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内容过分倚重教材 | 第41-42页 |
4.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僵化 | 第42-43页 |
5.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简略 | 第43页 |
6.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差 | 第43-44页 |
(二)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4-50页 |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理论素养不足 | 第44-45页 |
2.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教学能力不足 | 第45-46页 |
3.农村小学生心理障碍影响口语交际课堂参与度 | 第46-47页 |
4.农村小学不够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 第47-50页 |
四、解决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问题的对策 | 第50-58页 |
(一)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口语交际理论素养 | 第50-51页 |
1.正确把握口语交际的教学理念 | 第50页 |
2.自觉进行口语交际专业知识学习 | 第50-51页 |
(二)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 第51-55页 |
1.制定全面明确的教学目标 | 第51-52页 |
2.丰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 | 第52-53页 |
3.增加口语交际教学形式 | 第53-54页 |
4.落实口语交际评价的有效性 | 第54-55页 |
(三)克服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学习的心理障碍 | 第55-56页 |
1.建立口语交际学习自信心 | 第55-56页 |
2.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 第56页 |
(四)农村小学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 第56-58页 |
1.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 | 第56-57页 |
2.加强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管理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A 学生调查问卷 | 第64-66页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第66-67页 |
附录C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与部编版教材对比图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