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国民收入、国民财富论文

中国居民家庭财富跨代转移、中等收入阶层代际分布形成与税收调节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第11页
    1.2 文献述评第11-25页
        1.2.1 关于中等收入阶层的相关研究第11-18页
            (1)关于中等收入阶层内涵界定的研究第11-13页
            (2)关于中等收入阶层划分标准的研究第13-16页
            (3)关于中等收入阶层形成和变动的研究第16-18页
        1.2.2 关于财富跨代转移的相关研究第18-20页
            (1)关于财富跨代转移动机的研究第18-19页
            (2)关于财富跨代转移形式和规模的研究第19-20页
            (3)关于财富跨代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第20页
        1.2.3 关于财富跨代转移对收入阶层影响的研究第20-22页
            (1)关于财富跨代转移直接影响收入形成和变化的研究第20-21页
            (2)关于财富跨代转移间接改变收入形成和变化的研究第21-22页
        1.2.4 关于税收调节财富跨代转移和收入分配的研究第22-24页
            (1)关于税收调节财富跨代转移的研究第22-23页
            (2)关于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研究第23-24页
        1.2.5 国内外文献评价第24-25页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25-27页
        1.3.1 研究思路第25-26页
        1.3.2 研究方法第26-27页
    1.4 主要创新点第27-28页
第二章 财富跨代转移、中等收入阶层代际分布形成与税收调节机理研究第28-48页
    2.1 财富跨代转移行为影响中等收入阶层代际分布的机理研究第28-35页
        2.1.1 OLG跨期迭代理论评述第28-31页
        2.1.2 Atkinson代际收入分配理论评述第31-32页
        2.1.3 收入流动理论评述第32-33页
        2.1.4 财富跨代转移影响中等收入阶层代际分布的模型构建第33-35页
    2.2 税收调节财富跨代转移的机理研究第35-42页
        2.2.1 税收调节财富跨代转移的社会正义理论评述第36-37页
            一、机会公平理论评述第36页
            二、过程公平理论评述第36-37页
            三、结果公平理论评述第37页
        2.2.2 税收调节财富跨代转移的经济效率理论评述第37-40页
            一、税收与人力资本关系理论评述第37-39页
            二、最优税理论评述第39-40页
        2.2.3 税收调节财富跨代转移的经济自由理论评述第40-41页
            一、市场自由主义评述第40页
            二、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自由观评述第40-41页
        2.2.4 税收调节财富跨代转移的模型构建第41-42页
    2.3 税收调节中等收入代际分布形成机理研究第42-47页
        2.3.1 收入分层理论评述第42页
        2.3.2 贫困理论评述第42-44页
        2.3.3 幸福经济学理论评述第44页
        2.3.4 累进税理论评述第44-45页
        2.3.5 负所得税理论评述第45-46页
        2.3.6 税收调节财富跨代转移和中等收入阶层代际分布形成机理研究第46-47页
    2.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中国居民家庭财富跨代转移和中等收入代际分布的现状分析第48-79页
    3.1 中国居民家庭财富跨代转移现状分析第48-70页
        3.1.1 财富跨代转移现状的描述性统计第48-60页
            一、财富跨代转移现状的数据选取及变量说明第48-50页
            二、财富跨代转移现状结果描述第50-60页
        3.1.2 中国居民家庭财富跨代转移偏好与强度统计分析第60-62页
            (1)财富跨代转移转移偏好第60-61页
            (2)财富跨代转移转移强度第61-62页
        3.1.3 居民财富跨代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2-69页
            一、研究假设第62页
            二、Logit 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第62-64页
            三、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第64-69页
        3.1.4 财富跨代转移状况分析定论第69-70页
    3.2 中等收入阶层代际分布现状分析第70-78页
        3.2.1 “中等收入阶层”代际分布内涵界定第70-71页
        3.2.2 “中等收入阶层”代际分布测度标准与方法第71-74页
        3.2.3 “中等收入阶层”代际分布测度第74-76页
        3.2.4 “中等收入阶层”代际分布特征第76-78页
        3.2.5 “中等收入阶层”代际状况统计定论第78页
    3.3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四章 居民家庭财富跨代转移和中等收入代际分布的税收调节现状研究第79-88页
    4.1 现行税收制度调节居民家庭财富跨代转移行为分析第79-81页
        4.1.1 中国居民家庭财富跨代转移行为的税收结构分析第79-81页
            一、所得税税制对财富跨代转移行为调节第79-80页
            二、财产税税制对财富跨代转移行为调节第80-81页
        4.1.2 中国居民家庭财富代际流动的代际税负结构分析第81页
    4.2 现行税收制度调节中等收入阶层代际分布分析第81-86页
        4.2.1 中国税负结构对收入阶层代际分布调节分析第81-85页
            一、所得税税制对收入阶层分布的调节第81-83页
            二、商品税税制对收入阶层分布的调节第83页
            三、财产税税制对收入阶层分布的调节第83-85页
        4.2.2 中国税负结构对收入阶层代际分布统计分析第85-86页
            一、中国税负结构对收入阶层代际分布调节的分析方法第85页
            二、中国税负结构对收入阶层代际分布调节的结果分析第85-86页
    4.3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五章 财富跨代转移对中等收入阶层代际分布形成影响的经验验证第88-99页
    5.1 财富跨代转移对父代中等收入阶层形成的影响第88-92页
        5.1.1 研究假设第88页
        5.1.2 非对称短面板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第88-90页
        5.1.3 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第90-92页
    5.2 财富跨代转移对子代中等收入阶层形成影响第92-95页
        5.2.1 研究假设第92页
        5.2.2 非对称短面板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第92-93页
        5.2.3 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第93-95页
    5.3 财富跨代转移对中等收入阶层代际匹配的影响第95-98页
        5.3.1 研究假设第95页
        5.3.2 面板二值选择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第95-96页
        5.3.3 模型结果分析第96-98页
    5.4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六章 税收调节财富跨代转移和中等收入阶层代际分布的经验验证和福利测度第99-112页
    6.1 税收对财富跨代转移差异的影响测度第99-101页
        6.1.1 研究假设第99页
        6.1.2 Blinder-Oaxaca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第99-101页
        6.1.3 模型结果分析第101页
    6.2 税收调节财富跨代转移对中等收入代际分布影响机制经验验证第101-106页
        6.2.1 研究假设第102页
        6.2.2 内生性模型构建第102-103页
        6.2.3 模型结果分析第103-106页
    6.3 税收对中等收入阶层代际福利差异的影响第106-111页
        6.3.1 税收调节中等收入阶层代际福利变化标准界定第106-108页
            一、税收调节转移者中等收入阶层福利变化标准界定第106-107页
            二、税收调节被转移者中等收入阶层福利变化标准界定第107-108页
        6.3.2 税收调节的中等收入阶层代际福利变化测度第108-111页
            一、税收调节转移者中等收入阶层福利变化测度第108-109页
            二、税收调节被转移者中等收入阶层福利变化测度第109-111页
    6.4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第112-115页
    7.1 研究结论第112-113页
    7.2 政策建议第113-114页
    7.3 研究展望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2页
研究生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122-124页
后记第124-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营改增”后A房地产企业增值税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区际财务效益研究--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经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