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 | 第19-23页 |
2.1 研究区域 | 第19-20页 |
2.2 大气气溶胶光学产品数据 | 第20-21页 |
2.2.1 地基观测的气溶胶光学产品数据 | 第20页 |
2.2.2 卫星观测的气溶胶光学产品数据 | 第20-21页 |
2.3 气象数据 | 第21页 |
2.4 大气颗粒物的地面观测数据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大气PM_(2.5)遥感反演的原理与方法 | 第23-29页 |
3.1 AOD反演PM_(2.5)的原理 | 第23页 |
3.2 反演PM_(2.5)的物理模型 | 第23-26页 |
3.3 物理模型的构建 | 第26-29页 |
3.3.1 北京地区物理模型的构建 | 第27页 |
3.3.2 中国中东部地区物理模型的构建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大气PM_(2.5)遥感反演 | 第29-57页 |
4.1 基于地基AOD产品的北京地区PM_(2.5)遥感反演 | 第29-34页 |
4.1.1 北京地区大气污染状况 | 第29-30页 |
4.1.2 数据预处理 | 第30-31页 |
4.1.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4.2 基于MODIS AOD产品的中国中东部地区大气PM_(2.5)反演 | 第34-55页 |
4.2.1 数据预处理 | 第34-35页 |
4.2.2 中东部典型地区PM_(2.5)反演的精度分析 | 第35-38页 |
4.2.3 中东部地区PM2.5反演的案例分析 | 第38-44页 |
4.2.4 中东部地区PM_(2.5)的时空分析 | 第44-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61页 |
5.1 结论 | 第57-59页 |
5.2 创新点 | 第59-60页 |
5.3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