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环境系统论文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绪论第12-29页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12-14页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第14-23页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第23-25页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25-29页
第一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背景第29-38页
    第一节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第29-33页
        一、全球变化研究的提出与产生第29-31页
        二、科学的全球变化概念定义第31-33页
    第二节 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探索第33-38页
        一、中国早期全球变化研究的成果第33-35页
        二、中国未来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景第35-38页
第二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过程第38-67页
    第一节 倡导引入第38-46页
        一、主动参与国际科研交流第38-42页
        二、力荐成立国家专业研究机构第42-46页
    第二节 逐步发展第46-57页
        一、首创陆面过程研究与国际合作野外观测实验的成功第46-52页
        二、取得“八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第52-55页
        三、担任国际科研组织职务第55-57页
    第三节 开拓创新第57-67页
        一、中国成立国家气候委员会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CNCIGBP)第57-63页
        二、中国建立首个全球变化专门研究机构第63-67页
第三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第67-103页
    第一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主要贡献第67-81页
        一、明确了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67-70页
        二、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方针第70-72页
        三、倡导学术融合,拓展学科边界第72-75页
        四、顺应环保热潮,开展科普事业第75-81页
    第二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特点第81-97页
        一、研究过程重视人才培养和交流联系第81-85页
        二、研究活动取得国家层面的支持与重视第85-91页
        三、研究成果收获国际影响力第91-97页
    第三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意义第97-103页
第四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成因第103-132页
    第一节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客观条件第103-119页
        一、良好研究基础的建立第103-105页
        二、恰当引入时机的出现第105-117页
        三、学科发展趋势的需要第117-119页
    第二节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主观因素第119-132页
        一、杰出的气象科研成就第119-124页
        二、丰富的科技管理经验第124-132页
结语第132-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51页
附录一 叶笃正发表学术论文统计第151-161页
附录二 叶笃正1978年—1985年参与科技管理的具体事务和有关类型第161-16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64-166页
致谢第166-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壳聚糖基纳米零价铁对土壤As污染的修复效能
下一篇: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的遥感反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