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消费主义消费观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6页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一)研究目的第8页
        (二)研究意义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5页
        (一)研究内容第14页
        (二)研究方法第14-15页
    四、本文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第15-16页
        (一)研究难点第15页
        (二)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概述第16-23页
    一、消费与消费观的定义第16-17页
        (一)消费的定义第16页
        (二)消费观的定义第16-17页
    二、消费主义消费观第17-23页
        (一)消费主义消费观的内涵第17-18页
        (二)消费主义消费观的形成原因第18-19页
        (三)消费主义消费观的特征第19-21页
        (四)消费主义消费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第21-23页
第二章 消费主义消费观对大学生的影响第23-36页
    一、消费主义消费观影响下大学生消费的特点第23-27页
        (一)品牌意识增强,追求符号消费第24页
        (二)虚荣心理作祟,热衷炫耀攀比第24-25页
        (三)奢侈性消费增多,浪费现象严重第25-26页
        (四)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比重失衡第26-27页
    二、消费主义消费观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第27-36页
        (一)妨碍了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构第27-29页
        (二)增加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引发家庭矛盾第29-31页
        (三)影响校园和谐文化氛围及校园人际关系第31-33页
        (四)诱发了大学生的功利化倾向,阻碍自身素质提升第33-36页
第三章 消费主义消费观在大学生中传播的归因分析第36-44页
    一、社会环境第36-38页
        (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渗透第36-37页
        (二)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第37页
        (三)大众传媒的助推第37-38页
    二、校园环境第38-40页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第38-39页
        (二)大学生群体间的相互侵染第39-40页
    三、家庭环境第40-41页
        (一)家庭消费观念及行为的熏陶第40-41页
        (二)父母及长辈的过分溺爱第41页
    四、大学生自身特质第41-44页
        (一)自身消费心理的影响第42页
        (二)自身素质的薄弱第42-44页
第四章 克服消费主义消费观消极影响的有效策略第44-57页
    一、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第44-47页
        (一)全面深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44-45页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第45-46页
        (三)发挥大众传媒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第46-47页
    二、强化校园环境建设第47-51页
        (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第47-48页
        (二)加强高校课程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第48-49页
        (三)注重和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第49-51页
    三、发挥家庭教育功能第51-53页
        (一)家长言传身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第51-52页
        (二)把握适度原则,不溺爱子女第52-53页
        (三)加强消费观教育,树立科学消费观第53页
    四、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水平第53-57页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第54页
        (二)提高自我修养,树立科学消费观第54-55页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理财能力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6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