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达性的城市公交网络优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公交可达性的基本涵义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6页 |
2.1 可达性的概念与内涵 | 第18-19页 |
2.2 传统可达性模型比较研究 | 第19-22页 |
2.3 公交可达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城市公交可达性量化方法 | 第26-38页 |
3.1 小区内部站点可达性 | 第26-29页 |
3.2 公交网络站点可达性 | 第29-33页 |
3.3 公交可达性组合模型 | 第33-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基于可达性的站点分级与布局优化 | 第38-48页 |
4.1 站点导向作用分析 | 第38-39页 |
4.2 基于可达性的公交站点分级与线网分层 | 第39-44页 |
4.3 站点布局优化方法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基于可达性的公交网络分层优化 | 第48-62页 |
5.1 优化的目的和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0页 |
5.2 分层优化模型构建 | 第50-56页 |
5.3 基于蚁群算法的分层布设 | 第56-59页 |
5.4 线网调整 | 第59-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算例分析 | 第62-68页 |
6.1 算例说明 | 第62-63页 |
6.2 可达性计算 | 第63-65页 |
6.3 线网优化 | 第65-66页 |
6.4 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