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1.1 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 | 第13页 |
1.1.1 姚基金 | 第13页 |
1.1.2 姚基金篮球季 | 第13页 |
1.2 慈善活动 | 第13页 |
1.3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 第13-14页 |
1.4 姚基金起源 | 第14-15页 |
1.5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6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6.1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1.6.2 实际意义 | 第16页 |
1.6.3 其他意义 | 第16页 |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8 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发展概况 | 第17-19页 |
2 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2.2 调查对象 | 第19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3.1 文献资料法 | 第19页 |
2.3.2 访谈法 | 第19页 |
2.3.3 逻辑分析法 | 第19-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1页 |
3.1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慈善模式 | 第20-23页 |
3.1.1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主要机构及其职能 | 第20-21页 |
3.1.2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宗旨 | 第21-22页 |
3.1.3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涉及地区及代表学校 | 第22-23页 |
3.2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支教模式 | 第23-25页 |
3.2.1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支教志愿者选拔及培训情况 | 第23-25页 |
3.2.2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支教志愿者支教情况 | 第25页 |
3.3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篮球比赛通则 | 第25-28页 |
3.3.1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篮球队成员构成 | 第25-26页 |
3.3.2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篮球比赛规则选用 | 第26页 |
3.3.3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篮球比赛定义 | 第26页 |
3.3.4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篮球比赛场地及器材规格 | 第26-27页 |
3.3.5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篮球比赛暂停及换人 | 第27页 |
3.3.6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篮球比赛时间 | 第27页 |
3.3.7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篮球比赛球中篮及其分值 | 第27页 |
3.3.8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篮球比赛投篮比赛规则 | 第27-28页 |
3.4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篮球比赛各阶段情况 | 第28-29页 |
3.4.1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篮球比赛赛前集训情况 | 第28页 |
3.4.2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篮球初赛情况 | 第28-29页 |
3.4.3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决赛情况 | 第29页 |
3.5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慈善赛 | 第29-31页 |
3.5.1 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慈善赛概况 | 第29页 |
3.5.2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慈善赛组织单位 | 第29页 |
3.5.3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慈善赛概况 | 第29-31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31-35页 |
4.1 结论 | 第31-33页 |
4.1.1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慈善活动发展迅速,规模较大 | 第31页 |
4.1.2 以篮球支教为核心,以育人为主要宗旨 | 第31页 |
4.1.3 契合当前方针政策,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小学体育教育 | 第31页 |
4.1.4 结合小学生学段特点,积极促进小学生的体质发展 | 第31页 |
4.1.5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慈善活动规模较大,质量监管不够到位 | 第31-32页 |
4.1.6 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慈善活动重在运动,疏在教育 | 第32页 |
4.1.7 支教环节涉及面广,无法具体跟进与评价 | 第32页 |
4.1.8 过分重视比赛结果导致姚基金篮球比赛队员的结构性失衡 | 第32-33页 |
4.2 建议 | 第33-35页 |
4.2.1 控制希望小学数量,重点抓支教质量 | 第33页 |
4.2.2 设定比赛规则,界定参赛队员资格 | 第33页 |
4.2.3 聘请体育教学法专家,进行支教跟踪指导 | 第33-34页 |
4.2.4 联合已合作高校,支教研训同时开展 | 第34页 |
4.2.5 以姚基金为龙头,维护慈善合作企业单位权益 | 第34页 |
4.2.6 联合地方政府,引导当地知名企业回归 | 第34页 |
4.2.7 放眼未来,着眼全局,引领体育慈善事业发展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附录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