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方法的研究--以融信集团购房尾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框架结构 | 第12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理论基础 | 第13-24页 |
2.1 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 | 第13-19页 |
2.1.1 资产证券化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2.1.2 资产证券的基本流程 | 第14-16页 |
2.1.3 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 | 第16-19页 |
2.2 信用评级的基本理论 | 第19-23页 |
2.2.1 信用评级的定义 | 第19页 |
2.2.2 信用评级的方法 | 第19-23页 |
2.3 信用评级在资产证券化中的重要性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国内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方法 | 第24-31页 |
3.1 基础资产池分析 | 第24-26页 |
3.1.1 基础资产的信用质量分析 | 第24-25页 |
3.1.2 资产池组合风险量化分析 | 第25页 |
3.1.3 压力测试 | 第25-26页 |
3.2 交易结构分析 | 第26-29页 |
3.2.1 现金流支付机制 | 第26-27页 |
3.2.2 交易结构的安排 | 第27-29页 |
3.3 交易参与人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企业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方法的应用 | 第31-47页 |
4.1 基础资产分析 | 第31-40页 |
4.1.1 基础资产合格标准 | 第31-32页 |
4.1.2 资产池概况 | 第32-38页 |
4.1.3 资产池定量分析 | 第38-40页 |
4.2 交易结构分析 | 第40-45页 |
4.2.1 现金流支付机制 | 第40-42页 |
4.2.2 信用支持 | 第42-43页 |
4.2.3 风险及缓释措施 | 第43-45页 |
4.3 重要参与人分析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