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气体传感器概述 | 第11-15页 |
1.1.1 气体传感器的分类 | 第11-14页 |
1.1.2 气体传感的应用 | 第14-15页 |
1.2 WO_3的结构和应用 | 第15-17页 |
1.2.1 WO_3的晶体结构 | 第15-16页 |
1.2.2 WO_3的禁带结构 | 第16-17页 |
1.2.3 WO_3的应用 | 第17页 |
1.3 WO_3的制备方法 | 第17-21页 |
1.3.1 固相法 | 第17-18页 |
1.3.2 液相法 | 第18-19页 |
1.3.3 气相法 | 第19-21页 |
1.4 不同辅助剂对WO_3结构形貌的影响 | 第21-23页 |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5-3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26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6-31页 |
2.3.1 WO_3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26-27页 |
2.3.2 WO_3空心微球的结构表征方法 | 第27-28页 |
2.3.3 气敏元件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第28-31页 |
第3章 WO_3空心微球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第31-55页 |
3.1 辅助剂比例对WO_3空心微球制备的影响 | 第31-36页 |
3.2 反应前驱液pH值对WO_3空心微球制备的影响 | 第36-40页 |
3.3 反应温度对WO_3空心微球制备的影响 | 第40-45页 |
3.4 反应时间对WO_3空心微球制备的影响 | 第45-49页 |
3.5 热处理温度对WO_3空心微球制备的影响 | 第49-51页 |
3.6 WO_3空心微球制备条件的优化分析 | 第51-5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WO_3空心微球的NO_2气敏特性 | 第55-73页 |
4.1 工作温度对NO_2气敏特性的影响 | 第55-58页 |
4.2 气体浓度对NO_2气敏特性的影响 | 第58-61页 |
4.3 重现性考察 | 第61-62页 |
4.4 气体选择性考察 | 第62-63页 |
4.5 W03空心微球制备条件与NO_2气敏特性的关系考察 | 第63-70页 |
4.5.1 不同辅助剂比例下制备的WO_3空心微球的NO_2气敏特性 | 第63-65页 |
4.5.2 不同反应前驱液pH值下制备的WO_3空心微球的NO_2气敏特性 | 第65-67页 |
4.5.3 不同反应温度下制备的WO_3空心微球的NO_2气敏特性 | 第67-69页 |
4.5.4 不同反应时间下制备的WO_3空心微球的NO_2气敏特性 | 第69-7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0-73页 |
第5章 WO_3空心微球的生长机理及气敏机理 | 第73-83页 |
5.1 WO_3空心微球的生长机理 | 第73-77页 |
5.1.1 空心微球的常用制备方法及其作用机理 | 第73-75页 |
5.1.2 WO_3空心微球的生长机理探讨 | 第75-77页 |
5.2 WO_3空心微球的气敏机理 | 第77-81页 |
5.2.1 WO_3纳米材料的导电机理 | 第77-78页 |
5.2.2 WO_3纳米材料与被检测气体的反应机理 | 第78-8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