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IT企业技术员工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1-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页
        1.2.2 研究框架及流程第11-12页
    1.3 国内外工作倦怠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4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第14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页
        1.4.2 研究创新第14页
    1.5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2章 工作倦怠相关理论基础第15-24页
    2.1 概念界定第15-17页
        2.1.1 工作倦怠概念第15-16页
        2.1.2 工作倦怠与相关定义第16-17页
    2.2 工作倦怠原因分析第17-20页
        2.2.1 人格因素第17页
        2.2.2 工作特征第17-18页
        2.2.3 组织因素第18-20页
    2.3 理论模型第20-22页
        2.3.1 社会胜任理论第20页
        2.3.2 资源保存理论第20-21页
        2.3.3 工作—个人匹配理论第21页
        2.3.4 工作倦怠阶段理论第21页
        2.3.5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理论第21-22页
    2.4 工作倦怠的测量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实证研究第24-28页
    3.1 IT行业相关概念界定第24-25页
        3.1.1 IT行业概念第24-25页
        3.1.2 IT行业专业技术员工定义第25页
    3.2 研究设计第25-27页
        3.2.1 研究对象与变量假设第25-26页
        3.2.2 研究量表应用第26-27页
    3.3 问卷设计第27页
        3.3.1 问卷形式第27页
        3.3.2 调查对象第27页
        3.3.3 调查方法第27页
    3.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4章 数据分析第28-43页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28-30页
        4.1.1 总体样本值分析第28-29页
        4.1.2 工作倦怠各要素分值分析第29-30页
        4.1.3 工作倦怠检出率分析第30页
    4.2 样本信度与效度分析第30-35页
        4.2.1 信度分析第30-31页
        4.2.2 效度分析第31-35页
    4.3 不同统计变量差异性分析第35-40页
        4.3.1 基于性别差异性分析第35-36页
        4.3.2 基于年龄差异性分析第36-37页
        4.3.3 基于文化程度差异性分析第37页
        4.3.4 基于工作年限差异性分析第37-39页
        4.3.5 基于职务类别差异性分析第39-40页
        4.3.6 基于婚姻状况差异性分析第40页
    4.4 统计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第40-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研究总结第43-50页
    5.1 分析结果总结第43-44页
    5.2 解决对策第44-48页
        5.2.1 优化工作设计第44-45页
        5.2.2 IT组织文化调整第45-46页
        5.2.3 完善激励机制第46-47页
        5.2.4 员工援助计划第47-48页
    5.3 论文不足及研究展望第48-50页
        5.3.1 研究不足第48页
        5.3.2 研究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附录 IT技术员工工作倦怠调查问卷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内部要素协同和创新绩效--基于IT能力调节
下一篇:高管薪酬对我国企业效益增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