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1 E.coli F18与仔猪腹泻及水肿病 | 第13-16页 |
1.1 产毒素性大肠杆菌的危害 | 第13页 |
1.2 E.coli F18的致病机理 | 第13页 |
1.3 E.coli F18的抗病育种现状 | 第13-14页 |
1.4 E.coli F18的受体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5 猪E.coli F18抗性调控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 鞘糖脂的种类和生物学功能 | 第16-20页 |
2.1 糖脂的种类及生物学作用 | 第16页 |
2.2 鞘糖脂的种类 | 第16-17页 |
2.3 鞘糖脂的生物学作用 | 第17-19页 |
2.4 ABH血型系统与鞘糖脂生物合成 | 第19-20页 |
3 DNA甲基化 | 第20-22页 |
3.1 表观遗传学和DNA甲基化 | 第20-21页 |
3.2 DNA甲基化的检测 | 第21-22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球系列鞘糖脂生物合成通路关键基因表达量对仔猪E.coli F18抗性的调控作用分析 | 第24-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1.1.1 试验动物 | 第24-25页 |
1.1.2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5页 |
1.1.3 主要试验试剂 | 第25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25-28页 |
1.2.1 猪各组织R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1.2.2 RNA的检测 | 第26-27页 |
1.2.3 荧光定量引物设计 | 第27-28页 |
1.2.4 mRNA反转录 | 第28页 |
1.2.5 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片段的PCR扩增 | 第28页 |
1.2.6 试验方法组织RNA的提取 | 第28页 |
1.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8页 |
1.3 统计软件和方法 | 第28-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2.1 RNA的提取结果 | 第29页 |
2.2 目的基因的熔解曲线 | 第29-30页 |
2.3 7个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30页 |
2.4 7个基因在仔猪E.coli F18抗性和敏感性个体间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的表达差异 | 第30-33页 |
2.5 FUT1、FUT2基因与通路中其他基因在仔猪肠道组织中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33-35页 |
3 讨论 | 第35-37页 |
4 结论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球系列鞘糖脂生物合成通路关键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确定及分析 | 第38-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6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38-40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40-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1页 |
2.1 7个基因基本信息 | 第46-47页 |
2.2 7个基因在人和猪基因组数据库中可变启动子的比对分析 | 第47页 |
2.3 7个基因转录组测序结果的挖掘分析 | 第47页 |
2.4 7个基因启动子区CpG岛检测及甲基化检测区域引物设计 | 第47-50页 |
2.5 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 第50-51页 |
2.6 FUT1基因启动子1和启动子2相对活性的双荧光素酶测定 | 第51页 |
3 结论 | 第51-53页 |
第四章 球系列鞘糖脂生物合成通路关键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对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 | 第53-7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64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53-56页 |
1.1.1 试验动物 | 第53页 |
1.1.2 主要试验仪器 | 第53-54页 |
1.1.3 主要试验试剂 | 第54页 |
1.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54-56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56-64页 |
1.2.1 猪十二指肠、空肠组织DNA提取 | 第56页 |
1.2.2 DNA亚硫酸盐处理 | 第56页 |
1.2.3 PCR扩增及检测 | 第56-58页 |
1.2.4 Illumina Miseq测序 | 第58-64页 |
1.2.5 基因启动子区CpG岛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 | 第64页 |
1.3 统计方法 | 第64页 |
2 结果 | 第64-71页 |
2.1 目的片段的扩增 | 第64页 |
2.2 6 个基因启动子区CpG岛Miseq测序质量 | 第64-65页 |
2.3 6 个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Miseq测序结果 | 第65-68页 |
2.4 FUT1、FUT2、ST3GAL1基因扩增片段甲基化与mRNA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68-69页 |
2.5 FUT1、FUT2、ST3GAL1基因扩增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9-71页 |
3 讨论 | 第71-72页 |
4 结论 | 第72-73页 |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