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古代语法(文言语法)论文

北魏墓志虚词类“以”字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4页
    1.1 墓志及其语料价值第6-7页
    1.2 墓志整理及相关研究第7-8页
    1.3“以”字研究概述第8-10页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方法第10-11页
        1.4.1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4.2 研究方法第11页
    1.5“以”字各种用法的区别第11-14页
第二章 介词“以”第14-34页
    2.1 介词“以”的句法功能第14-19页
        2.1.1“以+宾”结构的构成第14-17页
        2.1.2“以+宾”结构的语法功能第17-18页
        2.1.3 受“以+宾”结构修饰的谓语中心成分第18-19页
    2.2 介词“以”的语义功能第19-26页
        2.2.1 引介工具、材料或方式第21-22页
        2.2.2 引介受事、与事第22-23页
        2.2.3 引介凭事第23-25页
        2.2.4 引介因事第25-26页
        2.2.5 引介境事第26页
    2.3 介词“以”的语用功能第26-28页
        2.3.1 凸显表达重心和焦点功能第27页
        2.3.2 篇章衔接功能第27-28页
    2.4 历时比较第28-33页
        2.4.1“以+宾”结构类型的历时比较第28-30页
        2.4.2 与“以+宾”结构结合的谓语中心成分的历时比较第30-31页
        2.4.3“以+宾”结构句法功能的历时比较第31-32页
        2.4.4“以+宾”结构语义功能的历时比较第32-33页
    2.5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连词“以”第34-42页
    3.1 连词“以”的虚化第34-36页
    3.2 连词“以”的功能第36-41页
        3.2.1 [动·以·动]式第36-39页
        3.2.2 [形·以·动]式第39页
        3.2.3 [以A·以B]式第39页
        3.2.4 因果连词“以”第39-41页
    3.3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以”字结构第42-59页
    4.1“X+以”结构第42-53页
        4.1.1 代词+以第42-47页
        4.1.2 连词+以第47-49页
        4.1.3 助动词+以第49-50页
        4.1.4 动词+以第50-53页
    4.2“以+X”结构第53-57页
        4.2.1 以+动词第53-57页
    4.3 小结第57-59页
        4.3.1“以”作构词语素第57页
        4.3.2 虚化路径第57-59页
第五章 结语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被”字结构的PCP模式阐释
下一篇:对泰汉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泰国巴真金笼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