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隧道质量安全评估及数值模拟研究
| 致谢 | 第7-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0页 |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第16页 |
| 1.2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1.3 隧道施工过程中一些事故实例 | 第17-18页 |
| 1.4 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隧道围岩基本理论与FLAC3D的介绍 | 第20-39页 |
| 2.1 隧道开挖前后围岩的应力变化 | 第20-24页 |
| 2.2 正面附加推力引起的变形 | 第24-26页 |
| 2.3 围岩损失引起的围岩变形 | 第26页 |
| 2.4 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简介 | 第26-39页 |
| 第三章 双线隧道开挖数值过程的模拟 | 第39-72页 |
| 3.1 隧道开挖方法 | 第39-44页 |
| 3.2 工程概况 | 第44-45页 |
| 3.2.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第44页 |
| 3.2.2 气候 | 第44页 |
| 3.2.3 工程地质条件 | 第44页 |
| 3.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44-45页 |
| 3.3 隧道模型的建立 | 第45页 |
| 3.4 CRD法数值模拟 | 第45-52页 |
| 3.4.1 围岩的应力分析 | 第48-49页 |
| 3.4.2 围岩的位移分析 | 第49-52页 |
| 3.5 台阶法数值模拟 | 第52-56页 |
| 3.5.1 围岩的应力分析 | 第53-54页 |
| 3.5.2 围岩的位移分析 | 第54-56页 |
| 3.6 全断面法数值模拟 | 第56-58页 |
| 3.6.1 围岩的应力分析 | 第56-57页 |
| 3.6.2 围岩的位移分析 | 第57-58页 |
| 3.7 各种影响因素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研究 | 第58-71页 |
| 3.7.1 隧道开挖方式对施工稳定性的影响 | 第58-64页 |
| 3.7.2 围岩级别对隧道施工稳定性的影响 | 第64-66页 |
| 3.7.3 隧道埋深对施工稳定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 3.7.4 地表路面载荷对隧道施工稳定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 3.7.5 围岩参数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第68-71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四章 小净距隧道开挖数值过程的模拟 | 第72-81页 |
| 4.1 概述 | 第72-73页 |
| 4.2 分离式(小净距)公路隧道模型 | 第73-79页 |
| 4.2.1 围岩的位移分析 | 第73-77页 |
| 4.2.2 围岩应力分析 | 第77-79页 |
| 4.3 小净距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研究 | 第79-80页 |
| 4.4 本章小节 | 第80-81页 |
| 第五章 隧道施工安全预防与控制措施 | 第81-86页 |
| 5.1 隧道施工技术的控制 | 第81-84页 |
| 5.1.1 超前地质预报 | 第81页 |
| 5.1.2 现场监控量测 | 第81-83页 |
| 5.1.3 开挖质量的控制 | 第83页 |
| 5.1.4 初期支护的控制 | 第83页 |
| 5.1.5 二次衬砌的控制 | 第83-84页 |
| 5.1.6 防水层的控制 | 第84页 |
| 5.1.7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第84页 |
| 5.2 隧道施工管理的控制 | 第84-85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 6.1 结论 | 第86页 |
| 6.2 展望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